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从选秀回锅肉开始 > 从选秀回锅肉开始最新目录

第一百零七章 碰面和后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也都坐吧。”

“谢谢。”

叶青接过水,就过去坐下。其实位置也很明显了,王宝强和导演中间留出来一个大空位,就是给他留的,大家都懂得起。

“那接下来得换导演说话了。”陈织希看了看,便道:“陈导你把事情大概讲讲吧。”

“行,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唐探》的大概安排。”经历了年初的风波,相对于原时空里的陈思成此刻完全是低调太多。只是站在台上,挨个介绍了些东西:

拍摄日期是从8月19日起到10月30日。

拍摄地点国内国外都有。

国内主要是一些棚拍为主,比如医院的东西;国外则是外景的主要拍摄地:地址选在泰国曼谷唐人街,导演说那里是东南亚最大的唐人街之一,有着长久的历史,还一直保留着传统中国建筑。

大概的戏份安排,注意事项,林林总总。

总之还算是事无巨细,看得出经过这么久的准备,各种安排还是很充分的。最后他再反复强调:在国外拍摄和国内不同,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之类的——以及如果大家听了有什么意见或者疑惑,都可以提出来。

这一点还真没有。

大家在来之前都已经基本上把重要的事情敲定了,所以现在只是走个流程。然后就是各自相互聊一聊之类的,最后收尾于一个饭局。只是话说在这个饭局上大家也是真的展现出各种属性:

剧组的人都到了。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酒桌上太明显。

场面上最热闹的还不是导演,而是叶青和王宝强两人。最冷清的,自然要数张子枫和潘粤明。只是前者早早离场,后者还是必须作陪:

普通人在现在看来,他和目前的陈思成差不多。都是因为女人的事情然后被骂。但实际上区别可大了...

一个冤枉一个基本锤了。

一个从此事业一路下坡,一个因为此时知名度相对不高,公司公公关也就没人那么关注如今转行导演的陈导,至于业内就更不关注了:

娱乐圈真要论起来,很多时候真的没眼看。

论的就是成王败寇,

所以潘粤明陪着小心过来敬酒的时候,叶青也给了好脸色——一来是叶青他本身性格就如此,没那么多污七糟八的脾气,加上进圈内又顺风顺水到现在,也不会见脸色下菜;二来,也确实要承认有预知的功劳。

所以他才正色说道:“谢谢潘老师,我年纪轻,到时候表演还得多向您请教。”

这句话真的让对方受宠若惊。

因为他也不是没接触过那些年轻偶像,前呼后拥的,所以叶青下午的态度就让他觉得惊讶,何况现在这个语气。

“客气了客气了。”

潘粤明...噢不对,现在是晚上应该叫潘粤暗于是连声致谢,然后犹豫了一下,道:“我可能主要的戏份集中在前期拍摄,所以那时候有时间的话,咱们可以交流一下。”

他想的是,管你是不是客气话,反正你捧我一句我也就当真的对待。

“那感情好,潘老师,就这么说定了。”

叶青也没多说,加了个微信说是说不定提前或者潘粤明杀青之后,会有问题问他。

但实际上么...

估摸着应该还好。

因为陈思成这两年除了创作《唐人街探案》剧本之外,他还给唐仁和秦风写了大量的人物小传,按照编年史的方法写了他们从出生一直到怎么一步一步走到泰国,两个人如何相遇为止,每一年是一段故事。

潘粤暗倒是不知道这一点。

总之也是点点头,脸上终于有了点暖色。继续回到边边角角,等着聚餐结束。只是这时候吧,他总算是觉得自己没有那么边缘人了。

...

剧组早期的碰面,就止于今晚的聚餐。

但叶青的准备就从这一天正儿八经开始,因为原作虽然成功,但毕竟现在有了时间上的变动,最后结果怎么样还未可知。他需要做到最好,来让这部电影起码前期准备最好。

毕竟《唐探》吧,已经是他拿到的最好资源了。因为你说什么《红海行动》叶青不眼馋吗?当然眼馋,眼馋死了,正面又评价高,还能和大导演合作。

多少人脉资源都是这么来的。

但那是人家博纳的。

人家只会用自己的人,欧豪基本上就占了这个名额,其余的基本上关系也被例如黄景瑜背后的公司给拿住,你就说反正不好操作。

所以叶青很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但再多说一句。

这些事情现在没辙,不代表以后。就比如说以后会成功的戏吧,适合自己的叶青可以提出意见让公司试着早点自己拍。还有以后才出的歌也是一样,叶青也可以提前发啊...

“是吗?”

夜,过来和叶青沟通的花姐很是惊喜:“你还有一些英文歌的存货?”

“嗯,不过是随性写的,所以比较杂乱。”叶青撇嘴,他想到一个18年写的歌,自己也许可以提前发出来。

还有一些没出现的歌也可能有机会:

国内被蝴蝶了,没道理国外没有被蝴蝶。他之前没有提,是因为但是这个事情的情况其实并不太一致:

国内他抓住周董,自己熟悉所以放心大胆。

但国外的音乐产业要比国内发达很多,着名歌手被埋没的几率也相对较小,甚至很多着名歌手如果不是原创词曲的话,那些词曲作者在这里消失的概率更低:

他们在国外,光写不唱也会过得很好。

但也不是说就没有被埋没的:

国外的音乐体量太大了,所以比例小了,但数量还是不算少。叶青总结下来发现一个共同点是:消失的,多半是那些“一首歌”歌手,即自己写的一单成名之后就没啥信息的歌手。

这种最容易消失。

因为可能就是灵光一闪,也可能...

这个时空没闪。

之后也有有几单成名的那种,所以叶青也够用:只是和国内区别是,风格太不一样了...

只能发发单曲,但也足够了:

周董的音乐如果有啥遗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