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跟着解释了一句:“我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对万老师这样的行为和人品,我打心眼里佩服,但她的那种牺牲也是巨大的。要是不做出改变的话,你也会和万老师一样一辈子待在大山里面。可是,当你老了之后,谁又来接你的班呢?”
小莲再一次的低下了头:“我没有想过这么多,而且你说的这种东西不是我可以改变的。我只能尽最大的力量,贡献自己该贡献的东西。也算是报答了妈妈的恩情。”
“你想不想当校长?”陆凡忽然开口对小莲问道,“你现在把你村子的以及周边村子的一些情况都告诉我,我和晴姐看看能不能为你们做点什么。”
陆凡没有说的太明白,那一句你想不想当校长,除了徐晴之外,其他人都没有过分的去解读,只是以为让小莲和万老师一样,成为这种类似的校长。
只有徐晴清楚,陆凡的意思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这么郑重的对小莲问出来。
这个时候徐晴突然蹦出了一个想法,难道说陆凡想要……
如果说这个猜测是真的,徐晴的动力又会提高很多,其实一些贫困山区缺少的并不是志愿者,而是要改变他们的环境,才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根本问题。
这也是国家扶贫的原因。
“好的陆哥,我现在就可以把自己了解的情况都告诉你。但我出来念大学已经有好几年了,现在只能说个大概。”
小莲和其他人一样,对陆凡那一句是否要当校长的话没有太过的在意,但听到陆凡说要让她把村庄附近的情况都说出来,不禁有些激动。
她知道陆凡这么说,那绝对是要对村庄附近的环境做出改变,至于能够变成什么样子,她并没有去关心。
她知道,只要陆凡关注了这件事,最后的结果不管怎样都不会太差的。
“没关系,你待会把你知道的一些情况都列出来,到了乌镇之后,再做补充。”陆凡看着窗外,心里面已经在想着这件事情了。
国家的各项政策都很好,但有时候还不能快速的让这些老百姓享受到福利,既然陆凡公益基金会包含了几乎所有的爱心项目,那么在政策还没有得到彻底普及的地方,陆凡的团队可以先行。
陆凡也没有那么远大的胸怀和抱负,说什么教育是国之根本,就算困难再大也要让所有人读书等等之类的话。
他就是要干点实事,既然此次前去乌镇这个地方,那里的小朋友上学成了很大的困难,交通不便,那就从这两个方面去入手。
“好的,陆哥,晴姐!我现在就写情况报告。”小莲连连点头,拿出手机,开始编辑起来。
陆凡笑了笑,情况报告?
看样子小莲没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近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总得聊点什么,结束了和小莲的谈话之后,陆凡又拉家常式的和其他人聊起来。
对于他们几个人有了一个更深的印象。
像他们这种凭着爱心和热血来做志愿者的,整个华夏不知道有多少个,他们和万老师一样,值得所有人去尊重。
到了机场,一伙人办理登机手续,而小莲也把自己村子附近的情况给简单的描述了出来。
小莲从小生活的这个地方,其实属于真正的大山深处,尽管大家都把它叫做关岭镇,可是村庄离乌镇很远很远,没修路之前,开车都得走上五个小时。
这么恶劣的环境,一家人根本就无法生存,和其他贫困的地方一样,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面的只有孝和老人。
有些年轻人甚至一年都难得回来一次,因为他们还没有结婚生子就已经出去,大多数父母也都已经过世了,所以这里就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了。
按照正常道理来说,远在山里面的几个村庄人数只会越来越少,因为没有了新生命的诞生,而那些留守老人最终也将死去。
虽然这个真相很残酷,但站在某个角度,在还没有获得过国家救助之前,这是大家最好的归宿。
因为悲剧已经终止,不信的就是那些已经逝去的人了。
但是,附近的几个村庄,虽然已经再也没有了年轻人,新生命却源源不断的出现。
因为,附近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这里出了个万老师,家里穷养不起的,或者说意外出生的,只需要把孩子放到这里,那么她一定不会不管的。
相反,孩子在她的照顾下,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最起码不会挨饿,也可以读书学知识,将来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用一辈子都待在这个贫穷的地方,把悲哀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
而小莲,就是曾经被父母送到百子村的弃婴。
百子村,就是万老师所在的那个村庄,因为她实在救助过太多太多类似的婴儿,当地政府便把这个地方叫做百子村。
实际上这是对万老师的一种赞美。
尽管小莲写的情况很简单,甚至有的事情都是一笔带过,但陆凡却看得触目惊心,说实在话,人性真的是太可怕了。
现在这个年头,还有把婴儿抛弃的现象?
而且小莲说这些话的时候,出奇的平静,但是已经没有丝毫的波澜,好像这一切已经思空见惯了。
根据小莲描述的这些情况,那么就根本无法估计百子村到底有多少留守儿童了。
说不定住在大老远的人养不起孩子,也都会偷偷的送到这里来。
“这样的事情当地政府不管吗?”陆凡退出文档,对小莲问道。
“管的!如果政府不管的话,妈妈一个人也养活不了这么多孩子,从我记事开始,当地的政府经常会给予救助,粮食,衣物,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送过来。妈妈只不过是个女人,在大山深处交通贸易不便,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
提到万老师,小莲的眼睛中又露出的那种崇拜和敬爱的光芒。
“我不是问这个,我是说附近的老百姓把弃婴送过来,当地政府不会禁止吗?”
“在我还没有走出大山之前,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做的是对是错。我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那些人的做法是不对的。
但是没有经历过那种生活的人,又怎么能够理解别人的困难呢?大家真的是连饭都吃不饱,多养一个不能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