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侯门庶子 > 侯门庶子最新目录

第三百九十五章 掉链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若是行海运的话,的确方便很多,朝廷也能节省不少开支!”张怀赞同这个意见,毕竟去年以工代赈之时,他见识了海运的便捷与运力。“所以登莱一带,要修建大量粮库,日后朝廷出兵关外,也可以从此地,运输补给!”张怀是自己人,而且做事非常得力,贺元盛也就透露了自己的一丝计划,让其明白事情的重要性。听了贺元盛的话,张怀的神情,果然凝重许多,当即开口道:“卑职明白了,会将重心,放在登莱一带。”在两个人谈话之时,驻军安南沿海的许恒,却是眉头紧锁。“情况越来越不好了!”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许恒提起笔来,写了一份奏折。自从平定安南之乱以后,许恒一直留在此地,大规模征集粮草。可安南国土不大,哪怕土地肥沃,粮食一年三熟,也禁不住乾朝源源不断的征收。而李道安在稳定了安南的局势之后,也有了其它小心思,明里暗里的设置障碍,不让乾朝收购粮草。所以这一段时间,得到的粮草越来越少,许恒自然有了些担忧之意。因为局势的变化,代表着大乾王朝、想要继续把安南当成粮草来援补给之地,已经行不通了。除非再次发动战争,逼着李道安配合。但许恒摸不清贺元盛的心思,以他手中的兵力,又不占据任何优势,不敢擅自行动,免得挑起战事,所以写了封奏本,把情况做了说明。“来人。”写完奏本之后,许恒开口喊道。“大人!”一名亲兵走了进来,恭敬的施礼。“把这封信,送到南京!”“诺。”四天之后,许恒的奏本,到了贺元盛手中。“也差不多了!”看过奏本之后,贺元盛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同时有了撤军的打算。因为这一年多以来,朝廷的局势,已经彻底稳定,哪怕没了安南的粮草,也影响不大。而在安南,横征暴敛一年有余,继续如此的话,恐怕还有发生战事。有了决定的贺元盛,提笔写了一道军令,让许恒率领大军北归,只留下数千人马,控制几个沿海县城即可。给许恒下令命令,贺元盛又派人、给魏吉传令,让他组织商人,以真金白银,购买安南的粮食。这种经济手段,所得虽然要差一些,却不会过于刺激安南人。几天之后,得到军令的许恒,开始准备撤军事宜。乾朝军队的动静,瞒不过李道安,他顿时紧张起来。可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收到许恒的信,告知乾朝即将退兵,只留下数千兵马,镇守几个县城。这封信,让李道安如释重负,他之所以制造障碍,就是想逼乾朝军队撤退。毕竟数万大军停留在沿海,让这位安南国王如芒在背。所以在局势稳定之后,就小手段频出,一点点的试探乾朝。如今乾朝果断撤军,李道安自然欣喜不已,还传下命令,不在使用一些小手段。七月中旬,许恒带着麾下七万余兵马,启程北归。许恒北归之时,西南三省的老周,也开始收网。首先是成都附近,乾朝大军全军出击,剿灭各地的叛乱。由于之前的局势,隐隐有崩溃之嫌,各地的土司,几乎都冒了出来。所以朝廷大军出击之后,很快消灭了大部分土司,毕竟硬碰硬的情况下,这些武器简陋的少数民族,根本不是羽林卫的对手。成都附近的反叛,被平定之后,羽林卫主力,四处出击,很快平定了四川的叛乱。四川的叛乱被顺利平定,贵州的乱子,也没有什么波澜,只有昆明一带,出了一些问题。由于那氏是彝族第一大部落,麾下军队,自然有些战力。更主要的是,那氏的号召力很强,围攻昆明的人马,接近十万。这么多人,虽然正面作战,不是朝廷军队的对手。可十余万人马,哪怕溃败,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所以在关键时刻,那荣带着两三万人,迅速南逃,在深山之中,躲藏起来。如此一来,这次平叛,无疑是未尽全功。“真是废物,竟然放跑了那荣!”得到昆明方面汇报的老周,简直是怒不可遏,脸色也十分不好。毕竟他还打算,在入秋之前,彻底平定叛乱,然后率军回师。“大人,如今那荣逃至峨山一带,那里地形复杂,大军进剿不便,该如何是好?”一名麾下将领,开口询问,语气中带着一点愁意。“待四川的局势稳定,羽林卫全军赶往云南,四面合围,即使困,也要把叛军困死!”老周下了狠心,绝对要除恶务尽,免得留下后患。其实这也是赵文煜的提醒,因为他知道,西南三省的少数民族太多,羽林卫虽然兵强马壮,也未必能一战功成。“诺!”麾下将领立刻点头,又询问的几句,转身离开。七月下旬,四川的局势,彻底稳定,贵州那边,也没有什么大的乱子,老周便直接下令,羽林卫全军,前往云南,剿灭那氏。由于西南三省,群山环绕,所以进军速度,异常缓慢。直到八月末,羽林卫大军,才赶到峨山附近,封锁了出入峨山的所有道路。而这个时候,许恒已经带着麾下兵马,返回南京。贺元盛第一时间、接见了这个亲信,并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准备将许恒麾下的兵马,一分为二,一部分编入龙武卫,使其满编。另外一部分,则是挥师北上,与李宗廷汇合。届时军队重新整编,组建左右威卫。左右威卫的编制,跟其余两卫不同,兵力要多出一部分,总计十六万人马,这也是为了北伐准备。因为一旦北伐元朝,左右威卫就是主力,兵力自然要多一些。“属下听从侯爷安排!”朝廷的大敌,始终是元朝,所以能去前线,许恒自然十分乐意。何况北伐之战,是建功立业的最好机会,许恒就更不想错过了。“大军一路北归,实在辛苦,先在南京休整十天,然后动身北上。”交代完了以后,贺元盛就让许恒离开,并提起笔来,给在济南休整的韩勇,下达一道命令。这道命令,是让骑兵营加紧训练,也许明年春天,就要爆发战事……写完之后,派人快马送去济南,交给韩勇。三天之后,韩勇收到了贺元盛的信,神情顿时凝重起来。“侯爷有什么交代?”一旁的韩武,开口询问,语气还是不冷不热的。“侯爷让我们加紧训练,估计北伐的时间,快要到了。”说完,就把刚刚收到的信,递给了韩武。“时间有些紧啊!”看过了信件之后,韩武一皱眉,神情中也有着几分忧愁。“所以要加紧训练。”韩勇的神情,也有几分凝重。自从大败元朝,骑兵营一直在休整,训练。因为这次战事,让乾朝军队,得到了十几万匹完好的战马。而骑兵,又一直是乾朝军队的短板,所以这一次,贺元盛大手一挥,直接将骑兵营、扩充到十万人马。兵力一下子翻了三倍有余,韩勇韩武二人,自然欣喜不已。可之前的数万骑兵,是从几十万兵马中,选出来的,都有一些骑术的底子,所以很容易训练,形成战斗力。但这次扩编,规模太大,所以整顿了一年有余,新招收的七万人马,也未能彻底形成战斗力。这样的一支骑兵,若是在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