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的货物往来运输更加的方便,不需要再北上绕长江而行。
除此之外,再挖掘一条闽赣运河,在光泽县和南城县之间挖掘15公里左右的人工河,连接闽江支流和抚河。
从福州经过闽赣运河如长江只有800公里,把福建沿海大量的优良深水港用作大众进口商品港口,将会非常具有竞争力。
这样的话,这些运河水系就可以沟通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福建、广州,形成一条区域水系运输网络,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好处。”
后面两条运河赵一在这里说出来,是为了增加“浙赣粤”运河的重要性,在这条运河没有修建完成之前,另两条运河的修建不可能提上日程。
但是老人还是被赵一描述的场景给震撼到了,事实上却是如他所说,如果这些运河多全部建成后,对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路运输虽然慢,但是运量是铁路和公路无法比拟的,不说公路运输,就是和铁路运输相比,水运量是其5到10倍,如果使用高效过闸机械设备,那么运输量会更高。
这对于大宗货物运输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钢铁、煤炭、木材、石油等等,具有铁路无法取代的优势。
想要全部将这些运河建设起来,赵一预计总投资大约在500亿元左右,按照全流域年通过货物量10亿吨计算,按照平均每吨货物2元船闸服务费用,每年是20亿元左右。
剩下的就是水利发电收入,除了需要使用一部分电用来维持枢纽的运转意外,其他的部分可以并网发电。
这部分的收入,计算比较复杂,暂时还无法得出来,按照最少计算,每年5亿元的纯收入应该是有的。
也就是说,如果不计算维护费用的话,也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收回投资,实际情况会更长,预计需要30年时间来收回成本。
说实话,这么长的投资回收期,一般的私人资本是不愿意参与的,如果使用这些钱做其他事情,赚的肯定比这多得多。
但是像赵一这样资本体量非常大的个体,想要像小资本那样高额获利,难度要大得多,所以他对于大型项目还是比较热衷的,因为这部分收益非常的稳定。
就如他大规模建设城市化一样,如果单纯的出租运营,其实回报也非常慢,但是他追求的是稳定和持续收益,而不是一夜暴富。
随后双方就投资条件展开了简单的商谈,由于年回报率确实非常的低,只有可怜的5%还不到,比放在银行的利率都低。
再加上这些年来,赵一手上的资产增值速度非常的惊人,所以当赵一提出来运营时间为99年的时候,老人竟然没有讨价还价。
就这样,总投资500亿元,修建时间持续5年的几条运河项目就这样决定了,接下来就是聘请水利专家对这些设想进行科学论证,然后才会开工建设。
至于水利枢纽建设上使用的工程器械和水利发电机组,赵一都会让自己旗下的企业负责研发生产,肥水不流外人田。
除此之外,还需要天枢机械公司开发大型运河开凿机械,加快运河的开凿和河道清理工作,不然的话,五年时间就有点紧张,必须在工程机械上面提高效率。
按照99年的运营期计算,抛除建设成本之外,整个运行周期内,赵一可以获利在3倍左右,也就是说,总盈利能力大约在1500亿元左右。
虽然5%的年盈利在当前看来很低,但是未来资本过剩是必然的,到时候,想要获得稳定的5%年盈利,并不是那么容易了,最重要的是这项工作风险性不高,稳妥。
而且赵一还可以使用高技术,来增加航道的运量、提高发电效率、提供额外的高质量服务,来综合提高获利能力,实际上应该比5%要高,但是最多也不会超过10%,这是肯定的。
虽然政府给了99年的运营权,但是这就表示,这些水利枢纽的使用周期必须要超过100年,不然的话,不可能持续运行这么长。
这就需要赵一提高这些水利枢纽的使用寿命、研究更高级的修筑技术,按照目前国内水利设施技术,还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所以这既是给了赵一一块肥美的蛋糕,也是促使他必须要在水利修筑技术和材料上面下功夫,不然即使给了99年盈利周期,使用不到50年就坏了,也没有什么用。
不过既然自己已经参与进来国内水利枢纽的修建领域,赵一就惦记着前世的那些大型枢纽工程,这些枢纽工程带来的利益可是更加可观。
就如前世的三峡大坝的修建,每年光是发电量就达到了近千亿千瓦时,如果使用自己旗下更高效的发电机组,那么发电量会更高。
,那么每年的发电收入就达到了100亿元左右,而三峡大坝的总投资,只需要300多亿元,可是相当的划算。
“其实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兴建水利枢纽设施,一是可以用来调节水量,预防洪涝灾害,二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水电在总发电量的占比,提高清洁能源的占比。”赵一说道。
其实国家目前就在兴建葛洲坝枢纽,在1974年就动工,按照历史轨迹,在1988年就会完成竣工。
所以说,国家对于发展我国的水利资源优势,兴建水利枢纽还是具有很高的兴趣,只是这些大型水利枢纽,投资规模都非常的庞大,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开展起来难度很大。
相比起兴建高效的交通网络,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性就要弱一些,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电力基本上不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因为这些年来,每年新慧能源公司都会兴建大量的火力发电厂,不仅保证了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同时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基本上也能够获得保障。
现在国家财政收入只有1万多亿元,这里面包含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其中55%的财政收入需要拿出来支持国家福利,剩下的也就几千亿元。
这几千亿元里面,需要供养全国的公务人员、发展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基础设施、国防支出等等,基本上所剩无几了。
至于像前世那样,将建设费用加到电费上面,向百姓征收额外的建设费,目前政府不太会采取这种方式。
虽然国内百姓这些年的薪资水平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