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有意思!你叫什么?”
“金不换。”
“哪个部门?”
“秘书科。”
“这样吧,算你‘科技进步’三等奖,咋样?”
“……厂长,我也就那么一试,奖不奖的……”
“唉!你个书呆子。年底拿奖金吧!”
这个创意被事实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当年这种文件夹在全国的小学生课桌上常常能够见到。碧河品牌越来越响,产销量逐渐在攀升。国内其它厂家纷纷模仿的时候,碧河已经开始把品牌开发成刚刚兴起的、充斥大街小巷的“电子游戏”了。当然,这次是路生的创意。
不久,碧河县城的公路、街道上突然多了许多隆隆作响的摩托车,县城里的人远远听到轰鸣声循声望去时,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呢,它们就已经从人们身旁呼啸而过,仿佛要把人们的眼球拽出来似的。而那些骑自行车的人更是被这些从县城东南山上俯冲下来的电动玩样儿吓得脚下发软。
据说最先拥有私人摩托车的人就是纺织厂开洋机器并且起早贪黑的人。县城里的人为这些摩托车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电毛驴”。
“这都哪儿来的土匪啊?”
“纺织厂的工人。”
“?”
“人家现在不了,使洋机器啦!”
“啊呸!有钱咋啦?土财主。”
“人家邓小平都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嘛。”
这时,石坚的视线已经转到了广阔的田野。
这一年,来自县、乡、村三级干部吃惊地发现,今年的“碧河地区棉花收购工作会议”转到了碧河纺织厂的大礼堂来开,并且纺织厂的厂长被请到了主席台就座。
在副专员刘国柱一通形势大好的套话说完后,介绍石坚讲话。
“我们南疆省是片神奇的土地,尽管北回归线横贯全省,但就是因为各地海拔千差万别,让我们全省呈现出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而我们碧河,恰恰成了全国最好的产棉地,和世界其它几个棉花种植黄金带在同一纬度上。”
“这哪来的野小子还在我们面前卖弄,这个么全国人民都认得噻!”台下有人心里暗想。
“1953年,全国在庐昌召开了一个棉花评比大会。当地送去的棉样因为各项指标和感官评选都征服了评委,获得100的满分。但是,大家知道我们碧河地区地处边疆,交通闭塞,送棉样的工作人员晚到了一天。本来按会议规则不再接收评比,但评委专家看我们确实不容易,重新组织评审,结果,我们的烟叶理化指标和感官测评都优于当地棉样。评委犯愁啦!因为当地棉样已经拿了满分100啦,那我们的咋办?最后,评委决定打破常规,为我们的棉样打了108分!这就是我们这里被叫做‘棉花之乡’的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