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目录

第二百二十六章 计划不如变化,扩张之野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下手,万岁恐怕不会罢休。“不光是吕宋,还有其它的海外小国,以及各国西夷的情形,都要打听,记录下来。”李旦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李国助赶忙答应,却不知道义父是想起了镇抚司,曾经派人找过他,要他为一些人搭船出海提供方便。现在仔细想想,既是镇抚司的人,除了锦衣卫又能有谁?而镇抚司的上头是谁,还有费脑筋才能想到吗?商人作为间谍,或者是搜集情报的耳目,并不是朱由校的首创。他不过是有样学样儿,做向海外扩张的准备而已。说白了,扩张就是掠夺。小冰河期不是局部的灾害,整个世界都受到了影响。为什么对大明的影响那么大,原因很多,但西夷通过对外掠夺,确实减轻了灾害的影响。而大明,既有条件,又有实力,为什么要坐困其弊呢?.........................湄公省,以湄公河为名。尽管派了巡抚等官吏,还有常驻的水师和军队,但很多人还是将其视为海外之地。这是朱由校所不愿看到的。因为在老百姓看来,如果是大明的疆域,迁徙居住能接受,毕竟有着不少的优惠条件。可要是海外之地,就难免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了。所以,在湄公省的第一批移民主要是水师和军队,以及他们的家眷。没有足够的人手,怎么开垦出更多的耕地,怎么好好利用这一年种三季水稻的好地方呢?为此,朱由校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百姓,又特意给两广、福建、江浙等地的官员下了旨意。要他们在地方闹灾害的时候,把灾民迁往湄公省。灾民往往在灾害中变得一无所有,他们自然没有太多挑拣的选择。或许,把湄公省作为藩王的就藩之地,是个能安定人心,提升湄公省地位的好办法。朱由校摸着下巴,想到了在京城中的几位藩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