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秦工程兵 > 大秦工程兵最新目录

第四十六章 不世功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王柏又哪里会想到这劝降书不是给北地骑兵看的,而是给赵王看的。

于是依言接连写了几封书信。

确切的是几卷竹简。

两卷分别给两队骑兵的二五百主,向他们痛陈利害分析敌我形势。

另一卷则是写给全军,扬扬洒洒上千字,讲述此战如何被许昌陷害如何兵败卧牛山,最终只能归降。

接着又命全军放下武器以保家人平安。

“赵虽有李牧,奈何赵王轻贤慢士谗信人,且国力渐衰无力抗秦。”

“我等身死事,但家人尚在北地翘首以盼且深受匈奴之害……”

王柏这么这么想其实没错。

北地兵长年在漠北抵抗匈奴而且胜多败少。

他们更痛恨的是匈奴而不是秦国,他们的家园是北地而不是赵国。

更重要是这么多年与匈奴之间的战争还导致匈奴对北地军痛恨不已。

于是,他们死了不打紧。

到时匈奴谁去阻挡?

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北地的父老乡亲怎么办?

王柏这的是慷慨激昂、声泪俱下。

沈兵相信如果自己是那北地精骑的话肯定会被这番话打动。

然而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沈兵等人想把它拼成什么……

竹简嘛,就是可以一片片拆开的。

几卷劝降书一拆,选想要的一条条拼上再稍加改动,那文风马上就变了。

原本苦口婆心的劝降活脱脱的变成了要与李牧一起“清君侧除奸臣”的檄文。

一样慷慨激昂、正气凛然。

一样恨其不争、怒其不为。

一样为李牧叫屈、为北地兵叫苦。

而且还是王柏的亲笔所书。

绝对是王柏亲笔所书,没人能看出破绽。

最后再加上王柏给出的信物……一块玉佩。

据这玉佩还是李牧送与王柏的,王柏随身携带从不离身。

于是所有的证据链就齐了。

这么一来,那李牧只怕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当竹简和信物交到张眩手里时,尚不是很清楚详情的张眩不由目瞪口呆。

“这……那李牧当真要反了?”

“这么那王柏本就想降秦的?”

“好事,大的好事!”

直到沈兵大概的明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张眩才算明白。

听罢,张眩深吸一口气震惊得不出话来。

居然有人能想出这等连环离间计?

李牧那精明的战术转过来就变成了杀死他自己的屠刀……

还有那王柏,不过是无奈中被一步步劝降了而已。

现今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下各种“罪证”。

这心计、这谋略、这才智……

张眩愣愣的望着沈兵。

如果之前他对沈兵仅仅只是报恩的话。

那么现在,他已是心服口服。

甚至觉得眼前这个公士已到了用可怕、恐怖如斯来形容的地步。

尼玛这是人能想到的计谋吗?

若成功。

这千军万马也不过就是几句话、几卷竹简就搞定了……

机智如妖的就是这样吧!

“二五百主,二五百主?”杨婷不满的望着正在发愣的张眩,问:“可是有何为难之处?”

这时张眩才反应过来,赶忙回答:

“不,校尉大人。”

“没有半点为难。”

杨婷点零头:

“此事虽是危险却至关重要。”

“那两千北地精骑战力不俗且人心未定。”

“我等又因兵力奇缺只能分出两千人马。”

“而你又新伤未愈……”

杨婷这的是张眩新受的鞭刑。

张眩赶忙回答道:

“不过是皮外伤而已,属下定不辱使命!”

杨婷满意的点零头:

“那就好。”

“若北地骑兵不服,需尽力阻其逃跑。”

“否则必会令其起疑。”

张眩应了声“诺”,然后便带着书信和玉佩领上兵马匆匆赶往姚庄。

临行前还回头看了沈兵一眼,暗自下了决心往后要抱好沈兵大腿。

否则下一个受“离间计”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看着张眩离开的背影,杨婷便细声对沈兵道:

“我知道你想亲力亲为。”

“我原意也是让你带兵去姚庄的。”

“张眩终归还是让人放心不下。”

这话把沈兵吓了一跳。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还是明刀明枪的上。

万一那两千骑兵不甘投降,那就是两千士卒对两千骑兵而且还是北地精骑……

这可不是自己能把控得聊。

一个不好把命给丢了,那就“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

于是赶忙回答道:

“校尉英明。”

“属下不过一介操士。”

“不仅无法服众也无领军之能。”

“委实无法胜任。”

杨婷笑道:

“莫要自谦。”

“若服众……你还道这军中还有人不服你么?”

“其它兵士不敢,那张眩一部早就对你佩服得紧了。由你领军又有何不可?”

“至于领军之能……只怕是我这个校尉让你当了也是绰绰有余吧!”

杨婷这话倒不是空穴来风。

几前杨婷中了李牧的调虎离山之计一时手足无措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若不是沈兵识破李牧伪装和计策又用火弹阻敌,只怕秦军那时便完了。

所以让沈兵领上一、两千人又如何不能胜任?

沈兵不知该怎么回答。

不过他知道这也不需回答。

因为杨婷最终还是没把他派上去。

顿了下,杨婷就解释道:

“最终还是让张眩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