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罪臣之妻 > 罪臣之妻最新目录

第187章 番外四教女(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187章

那天萧珏和姜杨前后脚回来了, 姜桃就发现他们两个之间气氛有些不对劲。

姜杨和萧珏虽然是后来才认识的, 但姜杨入朝为官后两人就走的近了,相处也十分融洽。

前些日子萧珏听说姜杨要动用这两年攒下的身家置办宅子,还说他一个清贫翰林攒些银子傍身不容易, 干脆他赏他一座就完事儿了。

虽然姜杨没收, 但到底那也是萧珏对他的一份心意。

就这样前两天还好好的,今天两人碰上了,却是一个多余的眼神也不给对方。

窈窈坐在他们中间, 平时这两人都会你一言、我一语地逗她说话的,今天却都只自顾自说自己的, 就是不接对方的话茬。

同时和两个人聊两个话题, 这可给小丫头忙坏了的。

最后她实在应付不过来了, 只能苦着脸看向她娘求救。

没多会儿沈时恩也回来了,姜桃就找了个机会把姜杨喊到一边去, 两人询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实事情也不复杂, 就是前头两人办成了几件事儿, 萧珏意气风发,准备再接再厉, 想着手土地改革。

本朝开国至今,兼并土地的情况日益严重。

王公贵族, 勋贵权宦等利用特权,以投献、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又巧立名目拒不缴税, 大大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不说,还让靠种田谋生的普通百姓苦不堪言。

萧珏的本意是好的,还田于民,对民众对朝廷都是好事。

而素来支持他改革的姜杨这次却转了口风,再三劝他这事儿不能『操』之过急,且再等等,从长计议。

两人争论不止,姜杨嘴毒的一面也展现出来了,凉凉的几句话就像兜头一瓢冷水似的,浇熄了萧珏的一腔热情。

萧珏和沈时恩说起这事的时候,又气愤又委屈,像小孩告状似的道:“我虽然生于皇室,但也知道百姓之苦。姜杨自己还是农家子呢,农家人的辛苦他能不知道?还地于民难道不是大好事?我也没说一朝一夕就促成这件事,只是现在着手去做,一点点施行,总有成功的那么一天。他却非说不能急不能急……他莫不是现在当了官,就忘了自己的根了!”

姜杨也是气的狠了,同姜桃道:“我能忘了自己的根?多的不敢说,就新晋为官的这一批人里,再也没比我更想为农家百姓做事的了。可这改革牵涉的人实在太多,上到王公贵族,下到乡绅富贾,中间还有不知道多少高门世家。这样多的人一旦联合,别说土地改革难以推进,更有可能生出别的动『乱』来。”

两人出发立意都是好的,坏就坏在同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争论的时候不自觉地都说了狠话。萧珏说他忘了自己的根,姜杨反口就道你要是一味想听顺着你的话,那不若去唤卫琅来。反正卫琅是不会得罪人的,话肯定会顺着你说。

沈时恩和姜桃且不论他们到底谁的看法更正确,只想着先把两人闹得别扭给解决了。

姜桃隔天就把姜老太爷和老太太请了过府,想着说到土地农耕的事,问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二老最合适不过,也算是听一下真正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

怕二老有所忌惮或者偏帮,萧珏和姜杨都在屏风后头没有现身,只姜桃抱着窈窈和他们闲话家常。

二老前一天还挺高兴的,可不过一夜工夫,姜桃就发现他们的态度变了。

姜老太爷本就是话不多的大家长式人物,此番更是挂着个脸一声都不吭。

老太太前一天同窈窈分别的时候还和很舍不得这小丫头的,今儿个窈窈甜甜地唤她外曾祖母,她却只是神『色』淡淡地点了点头。

姜桃心里虽然奇怪,但因为这次有正经事要问,就先按下了心中的疑虑,闲话似的问起了家里的田地。

姜老太爷虽然看着态度冷淡,倒也是认真地和他说了家里的情况。

姜家分家那会儿一共是三十来亩田地,听着数量多,但其中良田很少,大多都是自己开垦的荒田。后来大房疯魔了,把分给他们家的田地全卖了。老太爷对里头的几亩良田心疼坏了,后头想用银子买都买不回来。

也得亏后来姜杨长进出息了,他们不用再在地里刨食儿了,上京前把自己名下和三房名下的荒田也都卖了。

姜桃便问道:“爷『奶』是进京来享福的,家里的田地为何不全部变卖了?”

老太太就道:“这你就不知道了,那些个良田哪里是普通百姓能随便买到的?也就是当年你爹中了秀才,算是有了些名望,那么些年才另外添了一些。都是好不容易得来的。你也说我和你爷爷是来跟着阿杨享福的,往后也不缺银钱嚼用,那么难得地东西自然是存着,以后有个万一,那也是子孙后代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且剩下的良田挂靠在阿杨名下,也免了赋税,留着终归不是坏事。”

后头老太太就给姜桃讲起当年为了购置那几亩良田,家里人如何辛苦奔走。

姜桃认真地听完,又发问道:“那如果有人想着把田地还给百姓呢?到时候只要有银钱,就能简单买到田地,岂不是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这自然是好事!”老太太正要说更多,随后姜老太爷就接话道:“是好事,但也有些异想天开。”

“可是老话不是说事在人为吗?”

老太爷抿了口桌上的茶,慢悠悠道:“过去你爹娘把你娇养着,外头的事你都不知道……”

接着他便说起来乡间因为田地闹出过的纠纷。

有人急用钱便宜了几成卖田地,让旁人知道了,生怕自家的田地掉价,就买了成斤的耗子『药』全洒到那家人的田里。还有乡绅富户想吞并旁人的田地,就使计策去害这家人,把这家人害的家破人亡了,自然就肯把田地双手奉上了。

最后老太爷道:“乡野之间为了几亩田地都能斗到这种地步。你说那些大地主大富户,家里坐拥良田百顷的,要是被狠起来,怕不是我等小民能预估的局面。”

“可能想做此改革的,那也肯定不是普通人嘛。”

姜老太爷笑了笑,说:“若是高祖在世,且可一试。”

高祖皇帝对沈家和苏家办的都不叫人事儿,可他作为皇帝,确实是以雷霆手段办过不少实事,可以说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