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光绪中华 > 光绪中华最新目录

第三零七章 帝国的清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英格诺尔上将当然知道他们就快到了,但是他误将前方的这十一艘战列舰的大编队当作了是英军主力的全部,黑暗中他无从分辨团团黑影中究竟有多少敌人的船。所以他改变了作战计划,在再一次催问了舍尔舰队现在的位置并得到大约还有半小时航程的答复之后,他命令他的舰队改变航向,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吸引对方大舰队的注意力,以便给后来的从东方赶到的舍尔舰队一个从侧后方杀到扮演奇兵的机会。

但是先来到的显然是英国人另外两支战列舰分舰队,八艘战列舰以最高航速从战场的西方赶到,伴随着船头激起的巨浪,鱼雷发射管开始先后向德军越来越被己方炮火压缩的追击船团发射空气压缩动力的白头鱼雷。

一道道航迹抵达终点后,德国人有九艘舰只被命中鱼雷,拥有厚厚的主装甲的战列舰四艘,其余五枚命中了护卫驱逐舰,德国人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检查敌人这一波攻势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因为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已经落到了一个英国人刻意形成的包围圈里,而自己行进的方向,正是两条几乎平行的大舰队线列之间,如果自己再不改变行进方向的话,将很快冲进这中间宽达十二三公里的危险地带。

英格诺尔上将咒骂了一句狡猾的英国人,接着他的话语便被淹没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了。优势兵力的生力军的加入战场让英国人再次翻了身,一阵阵猛烈的炮火将他们已经快要沉睡的骄傲唤醒。

炮战的结果很可怕,英格诺尔上将发现在战场东北方向与自己遥遥相望的波尔舰队集群中有两艘大舰正在喷发着异样的黑烟,偶尔还有沉闷的爆炸声和火光。从电报上来看,那是战列巡洋舰吕佐夫号和布吕歇尔号,这两艘倒霉的船肯定是被英国北方战列舰集群抵达时发射的鱼雷击中了,并且他们的前主炮也给这个如今有些脆弱的集群造成了难以承受的伤害。

波尔上将命令这两艘船远离交战海域,并命令己方侧翼的第三战列舰分舰队向东北方靠拢,并吸引对方战列舰火力,在英军令人窒息的到达攻势后,公海舰队已经有七艘战列舰不同程度挂彩,战列巡洋舰更是有两艘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舍尔,你为什么还没有到达?10时39分,他再次向指挥预备舰队的舍尔上将催发了电报,舍尔的回答是大约还有十五分钟,并通报了他们的位置,他的舰队如今正在战场的东北方,正在全速向西靠近,如果顺利的话,将会在十五分钟之后,对英国北方主力舰团形成交叉包围。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牵扯和驳火,双方所有的舰只都已经不再是完好无损的状态,边境总督号上的英格诺尔上将命令他的战列舰们撑过这难熬的十五分钟,等待舍尔舰队的到来。

德国人的小舰数量目前仍然占据优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边战斗边观察后,他们也开始向对方的舰群释放鱼雷,以给主力舰队减轻压力。

爆炸声几乎从来都没有从这片海上停止过,双方的密集驳火后,英王乔治五世号和德国的阿尔伯特国王号,皇后号都不幸再次被鱼雷击中,幸而他们厚实的装甲让他们还能继续浮在海面上,并继续对对方攻击。杰利科上将发现进入僵持阶段后,己方已经丧失了占大便宜的机会了。

在重创了德国人的战巡编队后,德国事实上只有毛奇号战列巡洋舰仍然状态不错,其余的六艘都已经丧失了高机动能力或者攻击能力,戈本号和前面已经受创的吕佐夫,布吕歇尔号两舰都不幸被命中了两枚鱼雷和二十余发主炮炮弹,进水严重,水上部分也已经是千疮百孔,其中后两艘舰已经像对方的澳大利亚号那样,进入了他们的最后时刻。

此时双方的主要战斗,几乎就是那三十多艘战列舰的互相攻击,其余的舰只也在捉对厮杀,只是他们交战的色彩似乎不会夺取战列舰们的光芒,海面上的主角永远都是那些骄傲的,如君王般统治大海的战列舰。

这是个注定要震惊欧洲的夜晚,也极有可能是决定欧洲未来的夜晚。晚间11时许,舍尔的舰队终于以他想要的切入姿态出现在了他想要出现的位置。

这时候正是北京的早上六点多,冬天的早晨天还不是那么的亮,全城有不少地方还亮着灯,对于这个帝国的心脏来说,北京有着很多单位都是重中之重,通宵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务。

总参谋部,海军部等军事单位就不说了,他们与柏林的最高统帅部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互相通报体系,这个夜晚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未来欧战的走势,所以帝国的鹰派军人们都不会因为要睡觉而回家去。

而老城南的一处寻常的胡同里,也有一户大宅院亮着灯,那早年间是郑亲王端华的一处产业,后来辛酉年顾命八大臣,郑亲王家兄弟两个犯了事被夺爵夺产后,这出宅子便没入了内务府,如今住在这里的,乃是赐租给内阁教化部尚书康有为康大人。

最近朝廷在忙着绸缪明春可能的对中南半岛的军事攻势,由于第二方面军与帝国的重心北京离得较远,康有为有些不太放心那里的军队教化系统,所以他请旨在年前派一个得力的助手去,他的同年兼好友,清政部尚书谭嗣同向他推荐了自己的老乡,也就是现在担任教化部军政宣教司副司长的宋教仁。

宋教仁今年三十二岁,是中华二年的进士,一直就在宣传部办差,十年里由一个从五品的书报审核局办差专员积功升到了正四品的军政宣教司副司长,这份履历着实不能说太好。依照康有为看人的习惯,这样的表现,最多给个中平就了不得了。但是碍不过谭嗣同的面子,仍然答应见一见这么个原本没怎么上心的人。

他自己是有一套计划的,但是他心目中的人选都不是那么的可靠,而且他本身是两广人,心中的人选也大都是自己的同乡,譬如广东的胡汉民,陈炯明,邓铿等人,这些都是他手里能文能武的好人才,但是他也知道朝中已经有人攻击他在教化系统培植私人势力,纵容甚至挑唆帝国军队中的教化首长对抗军事首长,有人甚至指责杨度当年就是仗了他的撑腰,才与当年的王大将军如今的王大元帅对抗的。

这些他都或多或少的上了心,从他来说,这些所谓的罪状,他认为有些说的也并非全错,譬如在人员的使用上,的确他培植起了自己的一套班子,南方人在教化系统得道的比较多,也正是有这个原因。

但是在这个北京城并不那么安宁的时候,有人这样来攻击他,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