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光绪中华 > 光绪中华最新目录

第三一一章予取予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官来指挥作战。

英国人自然还全然不知的施行着这项计划。

而他们开罪中国的后果当然不止于新加坡陷入危险而已,中国的第二方面军已经陆续开始发动一些小规模攻势,并在中国的支持下,安南民国的军队也开始向南推进,暹罗国的军队开始向西方拓展。这些地方都是他们已经基本放弃了地方,所以在军事上还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波斯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开始卷土重来,在中国的支持下,他们开始重新组建军队,并随时准备再次推翻旧王朝。在得到中国方面的许可后,他们的军队已经陆续开始向国内进军。

迟些时候阿富汗也将很快脱离英国的控制,阿富汗的王子已经获得了中国的支持,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拉拢国内的支持者和军队,而他的收获期也还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等到英国的势力大幅度从亚洲退缩后,整个东亚,东南亚,中亚,甚至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局面都将改写。

正如我对劳合乔治所说的,你们的那些礼物属不属于你们还是两说,在如今,只有中华帝国才能对这里予取予夺。

在南方的事务渐渐开始进入军事攻击的阶段后,我的视线也将暂时从这里挪开,随着新年的临近,国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需要以圣旨的形式固定下来。

首要的变化就是专门女学的完全开放,从以前的省级下扩到县级,地方各阶层以自愿的方式送女子入学。与这个政策相配合的,一个义务教育法也正式开始颁行实施,适龄男性必须入学,适龄女性自愿入学,这也是我的国家教育变革的重要一步。

而二十多年来厉行教育也是整个社会的识字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从1890年时的百分之六左右成人识字率到如今的百分之五十七,这还有新增国土的人口基数问题,刨去这些因素,中原地区的人口识字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多,而年轻人更是很少有不识字的,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国高等学校突破了三百所,涵盖各行各业和各种门类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帝国的发展提供了后备人才保障,近年来军事指挥和行政,民政,工业,科学等方面的拔尖人才层出不穷,也正是得益于这些教育体制的培育。

这也是让我在这个新年里下定决心更进一步就女学问题再行新政的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也是得益于新晋的正嫔叶氏,正式取得了妃嫔地位后我渐渐了解到了她的家世,原来她的父亲便是我那年出访欧洲回国在上海接见过的叶祖清,在任上海道台后,他在上海陆续主办和合并建立了两所大学,并陆续改名为交通大学和震旦大学。家庭的因素让叶嫔对女学很是关注,这也是她当初乐意到北京来参加和妃主办的女官学校的原因,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最后是受骗了。不过却促成了专门女子教育的发展,也算是她的一项功绩了。这其中当然也逃不过我的两个公主的推波助澜。

而另一个新政便是诏谕颁行梁启超拟定的中华帝国国民议政条例,给予地方士绅农工商等各阶层以进一步的参政权力,继各地方有士绅咨政会后,中央也开始从各省中推选代表到北京担任咨议员,常设地点便在当年举行北京和会的国会管,初步限定每省可推选四名代表,根据各省人口多少和面积大小另有增减后,集中在每年的开春后的第二个月在北京举行参政会,并与皇家社研院合兵,改称中华帝国议政会,在本年度可以就帝国的内政事务集中议政。

这份诏谕一经颁行后,京城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经过有意的渲染,很多人都在风传将来的内阁总理大臣人选将由议政会选出。。。

第三一一章予取予夺在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