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曾经的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这本著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应当使国家也就是美国,和整个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当实现道德理想,何谓道德理想,也就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世界观。这本书的突然走红并且大红大紫,也让州长先生一时之间成为美国国内最引人注目的新星,这让他的党派高层开始思考起几年后的总统选举来,要结束在野党的地位,民主党必须推出一个美国的国家偶像,或者说是圣人。
这个变化也让之前最当红的政治学著作《政治与行政》和他的作者,民主党曾经属意的政治学专家,宪政制度的学究古德诺教授暗淡失色。很显然美国已经走到了一个需要变化的年代,他们的原始积累已经结束,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并且支配着这个国家走上新的道路。
当然,这种变化与塔夫脱总统在欧洲大战开始以来相对的不是那么热心是有一定关系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欧洲后裔当然有很多,欧洲发生的战争,或多或少会影响着美国人的情绪,当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催生出变化来。而塔夫脱总统显然是罗斯福政策的继承者,并没有脱出门罗主义的槽臼,相对来说,这种理论支配下的美国对美洲以外的事务并不是那么的热心。这放在和平时期或者美国仍然不是那么强大的时候显然是正确的,但现在情况变了。美国必须要用一个新的主义,来取代旧的主义。
威尔逊在他的演讲中,给他的观点取名为责任主义。也就是美国对美国和世界都负有责任,促使世界接受美式的民主制度,解放应该解放的人群,这是美国的责任。也是责任主义得名的由来。尽管不久之后这种主义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从战争中衰弱的不列颠岛上的一个大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用嘲讽的语调称之为理想主义。很多年后,美利坚合众国都将被这种主义所支配。
虽然它的名字很好听,但是细究其内容,很显然这种主义将支配美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发生对抗,用所谓的道德来约束和平衡国与国的关系,这显然太可笑了。这种主义被介绍到中国之后,很多读书人都看出了这其中蕴含着的威胁。
随之它也催生了中国的“责任主义”,长期以来的民智提升教育和儒家文化的发扬催化,让中国有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富有天下责任感的读书人阶层,虽然他们的身份有可能是士兵,军官,或者工人或者商人,但是他们的骨子里还是一个读书人,孔孟门徒。随后不久也就是1914年快年底的时候,在北京的一次集会上,已经退休在京闲居的辜鸿铭发表了他的演讲,几天后就出版了同名的理论著作——《春秋大义》。
《春秋大义》集含了辜鸿铭一生六十多年的复杂的人生阅历,从海外华人到帝国高官,他在改变着自己的同时,也读懂了这个帝国和它的人民身上的精神。这本书并得到了我的亲笔题词,也就是它的核心思想,一句熟得不能再熟的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书的重点当然是放在了第三和第四部分,对国和天下的概念做了重要的阐述,天下已然不是过去概念的天下,而是如今正在战火中煎熬的世界。那么中国人在修身齐家之后,应当怎样去治国,应当怎样去平天下。
在我的题词的后一页,辜鸿铭亲手手书着一句他终身铭记的话,十五岁那年被他的养父母布朗夫妇带到英国去的时候他的父亲辜紫云在祖先牌位前对他说的一句话:“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的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第三三九章春秋大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