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无赖帝王 > 无赖帝王最新目录

第四十五章 大敲竹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他立即从西川官的队列中走出来,大声说:“末将认为不可,我大西川国既亡了汉国,就应当把武梁及河南的土地尽数纳入版图,哪有重让汉人建国的道理?这些汉国降官分明是对我大西川不服,末将认为应当把他们统统斩首,免得后人有样学样,跟着他们造反。”

汉国的降官们一听,心中都道:“哎呀,我的妈啊,这家伙也太狠了吧!不是你们西川国的元帅让我们自己选择的嘛?怎么我们选了一个答案,就要杀我们的头?那还不如你们自己定呢!”一时之间,大殿上静悄悄的毫无声音,汉官们都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反驳叶秋才好。

倒是西川宗力说话了:“叶秋,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昨天不是商量好的吗,让汉人们自己选择何去何从,你今天又在金殿之上放什么狗屁?再说这个主意还是你出的呢,现在一看没称你们的心意又想反悔了吗?”

叶秋心中大怒,好你个西川宗力,竟敢当着这么多汉人的面骂我,今日我实力不如你,暂且忍了,等日后我的军队超过了你,有你的好果子吃。

他看了西川宗天一眼,见西川宗天对他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跟西川宗力打擂台,于是他又说:“就算是要立新国,我看汉国百官之内也没人可以出任皇帝,一个个都是饭桶,那配登这九五之尊。”他言下之意,张松也是个饭桶不配做皇帝。他虽然收了张松大笔金银,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不帮这大汉奸。

汉官们对他当廷辱骂,大为不满,可却没有一个人在此时为张松辩护,说张太师不是饭桶,可以做皇帝。冷场了片刻,汉官们才道:“我们都知道官员之中没人可以出任皇帝,可我们也没说让官员做皇帝啊!有正德和正仁两位皇帝在,干嘛还要推选新皇帝呀!”

叶秋这才明白,原来这些人要立新国,并不是帮张松,而是帮正德和正仁,他们可能连想都没想过要张松做皇帝,弄了半天竟是自己瞎担心了。这就对了,说明自己的计划没变,钱到手了。

两位元帅这时也恍然大悟,西川宗天嘿嘿冷笑,打算看西川宗力的笑话。西川宗力刚才还高兴得红光满面,这时却气得脸似瓜皮,浑身哆嗦,他心里明白,这时要是一意孤行,坚持要立张松,那就会把汉国的降官们都推到西川宗天那边去,跟自己作对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可西川宗力脾气暴躁,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他一拍桌案,大声说道:“这两个废物怎么还能做皇帝!不行,他们绝对不行。我看张松太师人不错,就让他当皇帝吧C了,就这么定了,散朝!”

他这话一出口,不但汉国降官们不满,就连西川国将军们也不满,纷纷指责西川宗力太过霸道,都元帅都没说散朝,你凭什么说呀。叶秋更是指桑骂槐,说某某人有夺权的嫌疑。

于是,西川殿之上又开始了大吵大闹,比前些日子的西川官们吵得更热闹,这些汉国的降官可不似西川国将军们那般粗鲁,个个学识过人,口才一个比个好,满口的之乎者也,直把叶秋的脑袋都听大了也没听明白。

这时,西川殿上分成三派,东路军一派要把武梁划入西川国版图,西路军要张松为帝,而汉国降官们要重立正仁为帝。西川国将军们全都看不起汉国降官,态度自然不好,有的指着鼻子大骂,有的干脆就想动手打人。征服者是瞧不起被征服者的,汉国降官处于弱势,虽然讲得最起劲,可同时也是最没人听的。整个大殿吵成一团,不象是朝堂,倒象是战场,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这些人中只有一个人始终彬彬有礼,既不开口骂人,也不为难汉国的降官,这个人当然就是叶秋啦!除张松外,无论是哪个汉官过来和他说理,他都点头称是,满脸的赞同之色,对正德和正仁的遭遇深表同情,对汉官们想重立正仁为帝的事也表示支持。结果他这一番做作,把满殿的汉官全给唬住了,还以为他真是个正仁的支持者呢,纷纷过来和他攀谈,想拉上点关系。

叶秋低声说道:“这事说起来可不好办哪,要不然这样吧,散朝后,你们到我家来,咱们好好商量商量。”汉官们点头答应,好不容易有了个将军支持他们,他们可不能置之不理。

暴吵了一天,也没吵出个结果来,会议开得不了了之,西川宗天只好表示明天接着再开。

叶秋一回到园中,便立即命令骠骑军看好大门,一会来人,不管是谁,没有礼物的一概不准进门。骠骑军不明所以然,但也还是照他的吩咐做了。

果然不大会功夫,汉国的降官们便纷纷前来拜见,同时携来礼物,请他在都元帅面前说话,不要让张松做皇帝。这些汉官都是明眼人,早看出这位叶将军是都元帅面前的大红人,说一句比别人说十句都管用。

叶秋则来者不拒,所有礼物统统照收,而且他在收礼物的同时一定会重重的说上一句“受之有愧,受之有愧。”说完之后便拍胸脯保证,表示一定和西川宗力对抗到底,不能让张松那个狗头做皇帝。降官们大为感激,谀词如潮,波涛澎湃,差点把叶秋淹死。

叶秋早就算计好了这些人肯定会来,要不然他吃饱了撑的让这些降官上殿议事,出这主意还不是为了把水搅得更浑,从而收礼,这可是他筹集军费的大好机会。

降官们见这位大将军非常的够意思,便眼巴巴地等着叶秋说话,可这位叶大将军收了钱却不办事,第二天上殿竟一言不发。降官们以为他是嫌钱少,下殿后又纷纷来他家给他送钱,可叶秋还是钱照收,事不办。这种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汉国的降官们又不是傻瓜,情知上了大当,可知道自己上当了的时候也已晚了,叶秋早就赚了个腰包鼓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