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叶秋黯然摇头,他心里很清楚,这次征讨南汉肯定是败了,就算不败也是议和。为什么要议和?那一定是西川兵打不动了才会议和,要是打得动干嘛不一直打下去,直接灭了周宗不是更省事。所以这次征汉西川兵一定会有重大损失,要么是士兵减员太众,要么就是死了领兵的大将,自己现在可是西川国留在汉地的第三号大将,可千万别打来打去,死的大将变成了自己,那以后的作家可有的写了,在《汉传》里加上一段,大汉神勇盖世,大破西川狗叶秋。那可实在无味的很。
众将领见叶秋不高兴,还都以为他是舍不得武梁镇守使这个美差,留在这里刮地皮自然要比上前线舒服的多。
萧无叶和韩平路对望了一眼,萧无叶道:“大将军,圣旨既然已经下了,不想去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这时,夜七狼在旁边插口道:“要是大哥不想去,就不去好了,咱们武梁天高皇帝远的,谁还能把咱们怎么着?”
这话一说,不但众将领们摇头,连叶秋也不赞成,要是自己公然抗旨不遵,那就是造反了,以现在骠骑军和夜军的实力,造反决非上上之策。
韩平路道:“如果大将军舍不得武梁,不愿去江南打仗,那也容易,末将有一计,可使大将军仍留守武梁。”
叶秋一听大喜,忙道:“有什么好计,快说来听听!”
韩平路道:“朝廷让咱们上前线,无非就是看武梁安定,不需要派大兵镇守。他们既然是过河拆桥,那咱们可以让他们过不了河,那这桥自然也就拆不成啦!”
夜七狼急道:“什么桥不桥的,我怎么听不明白。韩都统,你说得清楚些。”
韩平路微微一笑道:“如果武梁大乱,而张松又解决不了,那各位请说,还需不需要我们留在这里呢?”
叶秋皱了皱眉头,问道:“武梁大乱?这里又没有战事,又没人造反,怎么乱得起来?”
韩平路道:“没人造反,我们可以给人制造造反的机会呀!只要把叛乱控制在我们可以**的范围之内,那不就行了!”
叶秋点头道:“对啊,镇压叛乱可也是功劳一件,自己作乱自己镇压,有赚无赔,美差一件。”
韩平路道:“武梁城里逃走的富户不少,但他们家中的田产是带不走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田产当做无主之田出售,要求那些在职的明国官员和未逃的富户必须购买,然后再对老百姓宣布,凡无主的田地只要是今年已经被播种了的,这田地谁种了就是谁的,百姓可以到户部登记,从此成为此田主人。如此一来,一块田地就会出现两个主人,他们必会为此争夺不休,我们再在一旁稍加引导,不愁他们打不起来,到那时想不乱都不成,张松这假皇帝手中有几个小兵?他还不得求我们,那样的话咱们还用得着上前线吗?”
叶秋听完哈哈大笑,这招实在阴损,不过确可一试。
萧无叶却在一旁摇头道:“前些日子咱们去野外打猎,我就注意到城外几乎所有的田地都已经播了种,老百姓谁不想多种点地多打点粮食,无主的田地也被原主的佃户们继续播种,咱们这一弄,波及的百姓可太多了,种了一辈子别人的地,那些佃户们想有自己的地都快想疯了,这要是一闹起来,局势可就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了,非出大乱不可,如何收尾呢?”
叶秋道:“收尾的工作好做,咱们只要带兵看好官僚就成了,他们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我们一硬他们就会软下去。很好,我一直想为武梁的百姓做点事,好收买……不,是取得百姓的信任。韩都统,你的计策很好,就这么办吧!”
萧无叶还想说什么,但一见叶秋已经下了命令,他也就不再说话了,只是摇头叹息。这一把火点起来容易,可千万别只顾着烧别人,最后把自己也给烧了进去。
叶秋最喜欢浑水摸鱼,而且屡屡得手,所以他对于搅乱时局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酷爱,做起事来自然是不遗余力。
第二天,他就把所有的明国官员都叫到了皇宫,强令他们每人都必须买一百顷的土地,而且是现银交易不许打欠条。这些官员们被叶秋三天两头的勒索,已经弄得“两袖清风”了,这一次本来是打定主意死活也不给钱了,可一听说不是白给钱还有田地可拿,这叶将军总算是做了一回讲理的事,他们虽然大多数人仍不愿意出钱买地,可在骠骑军大刀长矛的劝说之下,也只好忍痛再出一回血了。他们都听说了,这位叶将军就要去前线打仗,就算是敲诈这也是最后一回了,求佛祖保估——这位瘟神一定要死在江南啊!
银子到手后,叶秋就把这些有钱的老爷们踢到了一边,夜兵到处张帖布告,宣布今年凡无主的田地,谁种了就是谁的,可以到户部领取田契。
刚开始,贫穷的百姓们谁也不相信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好事,只有几个想田地都快想疯了的穷佃户,冒着试试看的想法去了户部登记,没成想他们真的拿到了田契。这下子,老百姓可乐坏了,一鼓脑地跑到了户部来领田契。本来无主的田地有一些还荒着,只几天的功夫就被全种上了,谁种的归谁嘛,那还不猛种!
叶秋怕明国的户部官员不肯合作,所以他从夜兵中挑了些会写会算的人出来,在户部给百姓登记田地,颁发田契。
这几日,户部门口人山人海,老百姓排着长队等着领田契,自然在得了好处之后,这些武梁的汉民都会大大称赞叶秋,叶秋人气指数直线上升,在古代也算得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天王巨星”了,至于张松是谁,老百姓连知道都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