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停,但却没有回头,只听他风清云淡地说道:“舅舅放心,我心中有数。”
我静默地跟在李治身后,心中有丝异样,今日的李治似乎与平日有些不同,但究竟何处不同,我一时却也说不上来。
突如其来一阵阴风,焦黄的落叶与灰烬在殿外的地上翻腾转,诡异的死寂,看得出昨晚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
每迈一步,都踩在落叶上,发出咔嚓的痛楚。我的脚步游荡,漫无目的,对着满目狼藉,只剩一片荒唐的想念。
我恍惚地脱口而出:“母亲呢?我母亲在哪里?”
“昨夜,你母亲与我父皇在含风殿内,突起大火,内侍宫人立即全力救火,”李治望了望四周,见就我与长孙无忌在旁,这才轻声说道,“火虽很快扑灭,但,殿中却已不见父皇与你母亲的踪影。此殿门窗紧闭,四周皆有人守护,并未见有人出入,但人又怎会平空消失……”
“此事蹊跷,殿下,陛下消失一事万不泄露,对外可宣布陛下病重驾崩。”长孙无忌沉吟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昨日曾下密旨给臣,旨意中说,若陛下有任何不测,便将身后之事托付与我与褚遂良,太子殿下仁厚孝顺,要我等好好辅佐。”
“父皇昨日便对舅舅说过此话?”李治半信半疑。
“是,臣不敢欺瞒,此事确是陛下旨意,有遗昭在此。”长孙无忌将遗昭递于李治,而后郑重地说道,“陛下病逝于含风殿的消息一旦传出,殿下便即命侍卫长,警戒含风殿、太和宫,任何人,没有太子令,不得出入。”
“命太子李治继位,军国大事,不可停顿;日常事务,交付朝中各省处理;担任都督、刺史的亲王,准许来京师奔丧,但,濮王李泰禁止入京。另朕已应允玄奘法师,朕死后,嫔妃一律供养佛寺,出家为尼……”李治展开诏书轻声读着。
长孙无忌又接着说道:“陛下遗昭还命臣等诛杀武媚娘。”
长孙无忌此话一出,我悚然一惊,迅疾地回头去看李治。
“这又是为何?”李治疑惑地问道。
“有预言,大唐三世之后,有个女主武王将取天下,且将屠杀李氏子孙。”长孙无忌目光一厉,“为了大唐江山,望殿下将此妖女诛杀。”
李治断然答道:“不,此事不可。”
“殿下!此乃陛下旨意!请殿下遵旨意。”长孙无忌亦不松口。
“从古到今,有哪一个女子做过帝王?妖言惑众,普通人当真也就罢了,舅舅又怎能相信呢?”李治眉眼一横,颇显凌厉,“父皇乃英明君主,绝不会听信此等谣言。”
李治的那几句话,如同一声闷雷,虽不十分响亮,却足够让人震撼。
我固然听得一震,长孙无忌更是恍神,他沉默了良久才又说道:“其实陛下为何要杀武媚娘,除了那个预言,个中原因殿下应该明白的。”
“你是说,与媚娘的母亲有关?”李治微怔,望了我一眼,才又说道。
我瞬间明白过来,忽然觉得无比荒诞,只想笑。陛下虽然深爱母亲,但对母亲下嫁他人,且育有一女之事始终耿耿于怀,但他是一代帝王,只为了儿女情长,绝不能杀害无辜。且母亲在时,他当然也不能对我痛下杀手,只得编造出一个名目,将我治罪。
长孙无忌颔首:“是,这是陛下的遗诏,请殿下遵从行事。”
“不,武媚娘绝不能杀。父皇一世英明,绝不能为此事所累。”李治的声调并不高,只敲令我与长孙无忌听见,“这样吧,父皇诏书中说,后宫嫔妃一律供养佛寺,出家为尼,那便令武媚娘也去感业寺修行。”
“不,不可呀!殿下……”长孙无忌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李治挥手打断了。
李治毅然道:“此事便这么定了,舅舅就不必多言了。”他言毕,淡淡转头望了长孙无忌一眼。那目光,似有一丝冷漠,有一点威严,还有一抹执着,不过份,不夸张,却力道足够,分量十足,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长孙无忌一时静默无言,神情有些错愕。
一向木讷少言的李治,从不曾像此刻这般伟岸。我怔怔地望着他,他站得笔直,背在身后的手却在不停来回搓着。他是惊慌的,却强自镇定。
他是为我么?这懦弱内敛的男子,却为我露出了锋芒。
“唉……好吧。”长孙无忌深叹道,“原先陛下的本意也只令武媚娘远离皇宫,如此也好,令她潜心向佛,修身养性。”
“我知道了……”我自知这已是极限了,我此时亦无力抗挣,遂低头答道,“但走之前,我想再去看一眼我与母亲住过的地方。”
**************************************
案几上,香炉中缕缕清烟,似断非断,若连若续。窗外寒梅早已凋零,只剩枯瘦的枝桠凄楚地伸向空中。斜晖透窗而入,映得一室斑驳。
我与母亲在一起的那段时光,如今回想起来,如湖中倒影,恍惚迷离,总不真切。深宫高墙隔绝了探视,锁住了满园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