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武则天秘史 > 武则天秘史最新目录

魏国夫人一直缠着陛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我起身继续修剪花木:“这是江州送来的带来的野兰,叫素心草。一年夏秋两季开两次。每次都会开六七枝,开时一室盈香。我批阅奏书之时,若疲累了,闻上一闻,倦意便也消去一些。莫非真是‘兰心慧质’?”

林锦在旁帮手:“可这兰花与牡丹植于一坛,又生得如此茂密,牡丹的风致便被抢了大半,不是可惜了?”

野兰此时缀满了花骨朵,花繁叶茂,我的小楔坛眼看容之不下,我轻叹:“坛中太委屈它了,只是我还要借她一期花季,姑且留之吧。”

“娘娘是堪舆圣手,想来是不会错的。”林锦似懂非懂。

野兰在如洗的花影中摇曳,花瓣因风飘散,浮香淡淡,只是曾经浓烈的花香,到冬来时恐怕将无处可觅了。

**********************************

凤麟香淡淡弥漫着,淡白软烟袅袅而起,其香馥郁。

腹部高耸,坐之不便,我倚窗而半躺,手持奏书,静静看着,窗外日光融融,满园桂花开得正好,清风飘飘悠悠,吹得人心头一阵舒畅。

隔着纱帘,许敬宗、李义府、狄仁杰等人,皆跪坐席上,向我一一奏上朝中各事。

政务繁杂,朝堂之上议之不尽,散朝了只能接着再议。

“……苏定方削平百济,生擒百济国主,献俘则天楼……”内侍朗声念着方才呈上的奏书。

“恩,百济一灭,等于斩断了高句丽的一支得力臂膀,高句丽的最终覆亡已是时间问题……”我轻轻颔首。

“关中三年大旱,由于数年颗粒无收,从关中到汉阳,白骨遍地,再加之连日来的烈日毒照,腥腐恶臭之气弥漫四野,许多人身染恶疾,不出半日便暴死,弃尸街头,饿殍满地,难民四处乞讨,其惨状令人不忍再睹……”狄仁杰上书道,“臣建议实施黄河改道之工程,即刻动工。”

“恩……关中大旱,确是令人触目惊心……”我盯着眼前的卷宗正看着,腹中忽一阵刺痛,我倒吸一口凉气,硬是忍住了,“黄河改道之工……”

“娘娘,臣以为狄御史此策不妥。如今突厥虽定,百济方平,但我大唐边关仍欠稳定,北有突厥、契丹,西有回骼,南有南诏,且皆对我大唐虎视眈眈。”一旁的李义府忽然开口,“若在此时大兴土木,必会牵扯大量精壮劳力,动用大笔国库储备,军需兵力将会有所削弱,便给了蛮人乘虚而入犯我边关的绝佳机会。当务之急应为加紧扩军,壮我军威,征讨临境,待边疆确已稳定,四海平定,之方可考虑赈救内灾。安疆与赈灾,孰轻孰重,请娘娘明断。”

“恩……”我接过狄仁杰的奏书,细细看着。

“皇后娘娘,攘外必先安内,此为千古不变的古训真理。我大唐边疆确是尚未安稳。但关中大旱已近三年,长此以往,臣敢断言,不出一年,关中皆病夫。而到那时,一旦外敌侵,国人皆手无缚鸡之力。又将以何充军?”狄仁杰缓慢陈述,“大旱三年来,从国库调出的赈灾粮草已不计其数,劳民伤财。治标不治本,此乃治国安邦的大忌,标本兼治,方可断绝无穷后患。而黄河改道之工,必能使沃野千里,百姓再不必畏惧大旱……”

腹中愈发疼痛,我兀自忍着,轻轻颔首:“狄御史之说辞,丝丝入扣,有理有节。自古灌溉为农耕之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民生大计。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于是就有了中原沃野千里,靠乞讨与赈灾是不行的。改道黄河,引水入田,这才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之举。若日后再有旱情,亦是不惧。准奏。”

“皇后娘娘……”李义府上前还要再劝戒。

我一字一句吐出:“此议已定,不必再说。”

“是。”李义府悻悻退下。

“据探子来报,贬逐在外的真王似有异动……”许敬宗不紧不慢地奏道。

阿真?他有异动?

我心头一跳,腹部绞痛愈烈,终是忍耐不住,低唤出声!

****************************************************************

“媚娘,你醒了?!”光线幽暗的寝宫内,李治满面喜悦地对仍躺在软榻上的我说道,“你又为朕添了一个皇子!”

自李治将政事交托于我,而他自己搬迁入迎喜宫后,我已有十数日未曾见他,但宫里无时无地都有关于他的消息传入我的耳中。

若不是今日我忽然临盆产下旦儿,若要见他一面,怕还需一些时日。

我的声音稳定而淡漠:“又是一个皇子……陛下一心想要个公主,唉……臣妾真是不济。”

“媚娘何出此言?”李治微皱眉头,“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只要是你我的骨肉,我同样喜爱。”

“臣妾谢陛下。”我仍是平静地说道。

“媚娘,你是在怨我么?”李治缓缓敛了笑容。

我摇头,淡淡笑着:“不,臣妾不敢。”

“我……”李治握着我的手,方想开口,却听得殿外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他怒道,“是何人不知规矩,在此喧哗?!”

那宫女一脸惶恐,立时伏地请罪:“魏国夫人忽染疾病,婢子一时情急,才忘了规则!请陛下恕罪!”

“兰儿她?”李治倏地起身,才行两步,随即回身望着我。

“兰儿向来身子不好,时有疾患。”我见他脸有难色,心中暗自窍笑,面上却不动分毫,只轻描淡写道,“臣妾无碍,陛下去吧。”

“你好好调息,朕晚时再来探你。”李治说罢,便甩袖大步去了。

空旷的寝殿随即沉寂若水,青铜香炉内燃着灵馨香,清明无烟,幽香淡郁。

“皇后娘娘。”香桂奉上一盅羹汤。

我接过只放在手中把玩,却不饮下。

“皇后娘娘是有心事么?”香桂在一旁试探地问道。

“恩?”我微微一愣。

“先前娘娘有了身孕,那魏国夫人便一直缠着陛下,使娘娘受了冷落。如今皇子出世,令陛下对娘娘多了一丝怜惜,对魏国夫人的宠爱也不免淡了些。”香桂拧着娥眉,愤愤地说道,“她见势不妙,便想以装病博得同情。如此拙劣伎俩,谁不知道她的用心?连婢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