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再看。
兰儿中毒而亡,谁都知道她死得蹊跷。当夜,她的贴身侍女海棠亦服毒自尽。海棠留书一封,说是畏罪自杀,便供出乃武元庆与武元爽指使。众人都知前次我力排外戚,将武元庆与武元爽贬逐,他们定是怀恨在心,借送酒之名,欲置我于死地。
兰儿一死,李治自是悲痛,他大怒,下令将杀死武元庆与武元爽处死,还嫌不足,又将他们二人的亲族,一齐捉住,充军到岭外地方去。
毕竟是武家之事,我自要避讳,便缄口不语,一切任凭李治处置。
只是可怜兰儿误喝毒酒,平白送了性命。但她在宫中飞扬跋扈,处处树敌,素来不得人心,如今她一去,亦无人怜悯。
后宫,本就是一个容易忘却的地方。
很快,兰儿便被人遗忘了。
初冬眷眷,晨曦微露,院中满地黄花堆积,树影婆娑,金粉漫落,云烟深处似有水鸟啼鸣,婉转几声,在重重宫阙间惘远得如同梦境。
半醒间,轩阁外楠木地砖轻叩声,香桂捧了食盒进来。
她凝白的手腕上戴了只红玉镯子,滟滟欲流。
我心思一动,想起另一个手上戴红镯的女子。
那日,海棠跪伏在我面前,左手紧抓着我赐予她的玉镯,右手握着一包药粉,她眼中虽有恐惧,但流露出更多的却是贪婪。
富贵荣华高高在上,人人都在进行着离奇而惊险的赌博。
我仔细回想着海棠的神情,忽而轻笑一声,露出一丝淡淡的嘲笑。
人皆有所贪,没有人愿意屈从于平庸的现实,同样亦没有人能禁得住俗世红尘妖娆的诱惑。
看着那只玉镯,我有着极强的破坏欲,便幻想着它碎时玉花飞溅、脆响那一瞬的幻化,心中十分痛快,只因那碎裂的声响极其美妙。
“皇后娘娘,您为何发笑?”香桂见我望着她直笑,疑惑地问道。
我淡笑不语,接过膳食随意吃了两口,便吩咐香桂为我更衣。
着装完毕,我便乘凤辇出了中宫。
北方薛仁贵、郑仁泰方才平定铁勒诸部,设立瀚海都护府和云中都护府,统摄回纥、铁勒诸部。
大唐如今国势强盛,威力远披,吐火罗等十六国,连同波斯在内,均向大唐请求内附,李治便下令以其地置八个都督府七十六州,全部隶属安西都护府,大唐的疆界于是再度扩张。
李已治便下令改元龙朔,大赦天下。为显大唐天子威仪,李治大宴群臣及外邦使者于洛城门。
宴席中,我坐与李治身旁,龙涎香淡淡弥漫着,沉郁而颓废的气息。
主宾皆至,礼尽言罢,推杯换盏,一派融洽欢欣。
司乐宫人或跪或立,羌笛、胡笳、箜篌、羯鼓诸多乐器齐奏,韶乐如水漫出,撩拨开来,搅起水声阵阵,或清越,或激昂,汹涌狂飚,犹如一次次烽烟的弥漫,愈拔愈高,直入云霄。
这是李治亲自谱写的《一戎大定乐》,一百四十位舞者披甲持槊,同歌八弦同轨乐,象征着高句丽即将平定,天下一统,四海归心,八荒六合,共同臣服于大唐天子的天威之下。
如今境况之盛,不亚于昔年太宗皇帝平定东突厥后高奏《秦王破阵乐》,大宴群臣,令突厥可汗跳舞,南蛮酋长赋诗的场面。
群臣自是听得如痴如醉,我却在心中冷笑,李治如此安排,无非是存着与先帝较劲之心。其实他的心思,极容易理解。他从永徽元年开始,便足足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而后花了四年时间才从长孙无忌手中夺回大权,自然想做一些事情来表现天子的威仪。
我正想着,便听李治起身,扬袖朗声道:“朕欲亲征高句丽!”
李治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哗然。
辟麒香气袅绕,翡翠帷帐中,我无声微笑。
有朝臣上前来劝谏:“陛下,征讨高句丽之事非一日之功。陛下乃天子,切可以身犯险。”
“陛下万不可以身犯险。”立时有朝臣附议。
“望陛下三思!”
……
李治面色铁青,厉声说道:“我大唐马上得天下,高祖与先帝皆身先士卒,亲自上阵奋勇杀敌,朕又岂可畏首畏尾?!”
满朝文武见皇帝动怒,自是不敢再言,有几人便将希翼的目光投向我。
李治处置了长孙无忌,本以为就此便可大展拳脚,不料却风疾缠身,想来心中怨闷难平,急于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只是御驾亲征非同小可,何况他本就体弱多病,又从未领兵上阵,稍有不慎,辽东战场恐怕就要由胜转衰,朝臣们自然是坐不住了,希望我能进言劝诫。
我捏着白瓷杯,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轻声道:“自贞观已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则令名与日月无穷,盛业与乾坤永大。”
“媚娘,你这是?”李治不解地望着我。
“这是先帝充容徐惠之疏谏,臣妾爱其文采斐然、词甚典美,便时常吟诵。”我起身,轻舒眉笑道,“此疏谏劝诫先帝莫要频繁用兵,以至百姓疲敝,厌倦劳役。先帝对她的劝谏赞许有加,尽皆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