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华帝国经济会议上,本着“己国生产者第一,帝国生产者第二,外国生产者最后”的原则,英国和自治领及自治领之间签订11个双边协定。主要内容有:英国对来自自治领和殖民地的进口商品,给予关税优待;英国限制从帝国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以保证帝国各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英国工业品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相应享受优惠待遇;对来自英国以外国家的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帝国特惠制从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使英国保住了帝国市场,抵挡住美、德的压力。1938年,英国出口到帝国内的货物占出口总额40%,进口则占进口总额的一半。
好在人民党布局苏联,中苏贸易做的很不错。苏联的大量原材料激发了西北方面的经济。即便是党内不少同志很怀疑,中国自己原材料生产颇有可以挖掘的潜力,为什么要大量从外部进口?
陈克没办法从长远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这牵扯太多内容。本国资源的保护,本国环境的保护,还有很多对国家潜移默化的想法。例如陈克就勒令中国教科书中不允许出现“地大物博”这么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也不都是好消息,例如面对大萧条,日本钢铁业倒是发展了一些。美国大量出口废钢铁给日本,日本钢铁产量开始攀升。估计1930年能达到50万吨,有中国的1/40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