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自知而误犯过错,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学习规勤约束的缘故啊。各位同学试着反省,万一有近似这样的行为,固然是不可以不极力的悔过;但是也不应当因此自卑,以至于没有了充分地改过就善的心了,只要能有一天完全除掉旧有的恶习,虽然从前做过强盗贼寇,今天仍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君子啊。如果说我从前已经这样坏,今天虽能改过而向善,别人也将不会相信我,而且也无法补救以前的过失,反而怀抱着羞愧、疑惑、沮丧的心理,而甘愿在污秽沉迷中到死呢,那我也就绝望了。
责善
所谓“互相责求向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但是必须做到无所谓的『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尽自己的忠诚爱护的心意,尽量用委婉曲折的态度,使朋友听到它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对我有感激却没有恼怒,才是最好的方法啊。如果首先揭发他的过失罪恶,极力的毁谤斥责,使他无地容身,他将产生惭愧羞耻或愤怒怨恨的心;虽然想要委屈自己来听从,可是在情势上已经不可能。这等于是激怒他使他做坏事了。所以凡是当面揭发他人的短处,攻击揭发他的隐私,用来换取正直的名声的人,都不能和他谈论要求朋友为善的道理。即使这样,我用这种态度对待别人,也是不可以啊;他人用这种态度加在我的身上,凡是攻击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怎幺可以不乐意接受而且内心感激他呢?我对于圣道没有什么心得,我的学问是粗浅的。各位同学跟随我来此求学,我常整夜思量,罪恶还不能免除,何况过失呢?有人说:“事奉老师不可以冒犯,也不可以隐讳不说”,因此就说老师没有可以劝谏的地方,这是不对的。劝谏老师的方法,要坦直却不至于恶言冒犯,要用委婉的态度不至于隐讳不说。假使我是对的,能够因此清楚我是对的,假使我是错,能够因此明白来改正我的错误。这就是教者学者彼此互相规劝而长进的啊。各位同学责求向善,应当从要求我为善开始。
【背景简介】
1508年,正德三年戊辰,阳明先生三十七岁,在贵州。时任贵州龙场驿驿丞。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环境艰苦,言语不通。可通语者,仅有一些北方逃命之人。一开始没有像样的居所,先生便教人范土架木以居。当时宦官刘瑾的加害之心未亡,阳明先生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凿石椁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先生劈柴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又为歌诗,调越曲,杂诙笑,以相解慰。因沉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觉呼跃而起,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阳明心学中的大事件——“龙场悟道”。当地人与先生也日益亲近,本篇文章是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以后为当时龙冈书院的学生所书。可以作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