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南木终究北雪 > 南木终究北雪最新目录

第六十八章 怀念,或者一无所获(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她的博客经常去,上面留着她浅淡而又干净的快乐,一如她开心笑起的脸庞:

“最近让我上网感到小激动的事,除了看到关注的那些人有更新外,

就是在豆瓣收到豆邮,以及在校内收到站内信了。

结果今天这两件好事,竟然都让我碰上了。

所以现在本人的心情,有些“飘飘欲仙”。

以至于在电脑前已经待了快一天,只觉得眼睛很累。

但心里的小虚荣,暂时战胜了罪恶感。

再次证明了,我果然是个很容易自娱自乐的人。

挖掘到一点点的细节,都有可能会给予我很大的满足感。

在校内里加了个“来路不明”的人。

他说觉得我的名字很熟悉,但想不起我是谁。而我,对他没有半点印象。

除了在资料里填写的,有关童年的部分,是相同的地点以外。

在校内通上有了简短的聊天。源于他发过来的一张照片。

那是1995年,某幼儿园大二班的毕业照。是我熟悉的场景。但相对陌生的人。

我跟他说,这张照片我看过。右边的那个老师,是我妈妈。而我是大一班的。

他说,哦?那站你妈妈旁边的,是我。

在后来的聊天中,发现我们竟然是小学同学。

然后他说,原来四年级转走的两个学生中,有一个是你啊。

呵呵。拥有一部分重叠的记忆,但是却对彼此毫无印象。

还真是奇怪但奇妙的经历。

接着,我从仅存无几的童年印象中,搜刮了几个人来。

正如最近经常看到的那个报道。

大略是说两个陌生人,同时认识一个人的几率是几千分之一……貌似是这样的。

我们也不算是完全的陌生人吧,因此交错的部分相对大了点。

加起来,共同认识的大概有十来个人吧。

我甚至认识他初中的班主任。

世界有时候,真的还挺小。不是么?

或者说,在这之前,我没有离开熟悉的地方太远,遇到这样的人,也不足为奇吧。

关于小学四年级之前的那些记忆,真的绞尽脑汁也想不大起来了。

就像被抹灭了那部分的记忆一样,和后来的我完全断层。

有些幼儿园的同学,或者是小学的同学,在高中时还在同一个学校了。

惊诧的是,他们都还记得我。

而我,最了不起的,也就只对人家名字有点印象而已。

不过,仍然感谢并怀念小时候的那段日子。

即使我不记得了,现在也用象挖宝一样的心情来挖掘它。

幼儿园时似乎很喜欢下午提供的那种酸酸的桔子茶。

一年级的时候,因为“f”发得好,被老师叫去示范。(其实现在,已经把拼音忘得差不多了)。

一年级暑假,摔折了右手臂,误了功课。有很长一段时间,写着很丑的字。

也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复原得差不多。

三年级的时候,去看篮球赛,摔到了水沟里,从此笑的时候脸上有明显的伤疤。

四年级之前,当过飞扬跋扈的班长之类的角色,爱打小报告,爱板着脸教育人。

那时很贪玩,印象中妈妈很凶,奶奶很疼我。

回家的路,总自己一个人走。

还留着,以前的老师给我的评语。

年龄最小。成绩最好。日记写得最好。最能歌善舞。还有最后一个“最”,动作最慢。

现在看来很不好意思。

因为,我除了最后一个最字还根深蒂固地活在我骨子里外,其他的优良品德早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目前常做的事,就是感叹自己的苍老。悲叹不咋地的成绩。

日记还写。但早已没有之前活泼的话语,只是一些陈词滥调,纯粹记录流水账罢了。

能歌善舞。想不出这四个字怎么会和当时的我扯上关系。真是汗颜。

……

为什么童年的印象,都只有自己?为什么不记得当时的同学和玩伴了?

记得在更早以前碰上一个小学同学。

据说小时候还去我家玩过。但不论是姓名,相貌,统统没有丝毫印象。很是抱歉。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记得的那么少。

但那时候的时光,却成了现在想珍藏的回忆。

因为美好。无忧。所以想重新记起。

希望能再遇见,能唤起我记忆的人。:)”

知道么,你这孝给了我许多的感动,想起你的时候,我的心那么安静且温暖,我的嘴角浮上一道弧线,真好。

知道么,你这孝干净的象一朵纯白的栀子,带着淡淡的芬芳,我真的很希望给你带来的只有温暖没有彷徨,所以我唤你孩子,我一直都希望你是那张开心的脸庞,会大笑得如同孝子得到糖果那般满足。。

知道么,你今天微红的眼角,我很想轻轻地为你拂去那丝忧伤,看见你不屈的

昂起头骄傲的对我言,你的眼泪从不会轻易的流泻。我笑了,因为我知道你一定

会好的,然后微笑对我讲述你的小小希冀和美美的快乐,是吧。

知道么,当回忆向前,欢颜褪去,温暖消弭,我一直有个等待,一直素面朝天,手心

一直温暖,然后牵起彷徨失措的无助,向前奔跑。。

知道么,接到你的电话的那一刻,我笑了,心里漫漫的都是温暖,听着你那头传来的话语,有一刹那我希望能够一直下去,然后我就老了,一下子跳到时间的彼岸,

看年华翻涌。……这些都是过去,曾经说的话。

“哎,我在做菜,糖醋排骨,怎么感觉有点乱七八糟的呢。”七月围成发信息的语气像个孝子,打断了微安的遐想。

“不论做什么糖醋菜肴,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调配,是最佳甜酸度。此外,应先放糖,后放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促进菜肴中蛋白质凝固而“吃”不仅糖分,造成外甜里淡。”

“哦,看来你很懂嘛!”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