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当药夫子的那些年 > 我当药夫子的那些年最新目录

第4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中医有七大流派。

药商有十三帮口。

辈分高低,资历老嫩,皆有讲究!

旧时,通过一个医者持有的虎撑,就可以区分其医术水平和江湖辈分。

天下虎撑,共分四等。

一等是普通虎撑,重4两,持有者多是普通江湖游医,懂一些粗浅外科医术和药材炮制之法。

二等是大虎撑,重13两,持有者至少得是一代名医门下嫡传弟子或资深药工,通达脉诀,辨别药性,持笔立方,独立制剂,不在话下。

三等是日月星辰虎撑,重11两,上面刻有日月星辰阳纹,持有者多是辈分极高的中医一派掌门人,或是百年老字号药堂堂主。

这种人详五运,查六气,医术高超,经验丰富,手下门徒众多,已经不需要亲自坐诊!

而这重达两斤的八卦虎撑,纵观天下杏林,只有那精通全科以医入道的大道医,和精通搜山秘术的顶尖药夫子,才配持有!

这类人,用药如用兵,治身如治国,不为良医,便为良相!

故而江湖人尊称其为“山中宰相”!

历史上,真正能够称得上“山中宰相”这四个字的,要数梁武帝时期的医药学家陶弘景!

他不慕名利,不畏强权,遍游名山,寻访仙药,梁武帝多次派使者礼聘,坚不出山。

朝廷每有大事,便以书信咨询!

闲坐山中,指点江山,既为良医,又为良相,史称“山中宰相”。

我当然算不上真正的“山中宰相”,但我的水平,碾压这些不入流的外疲,还是绰绰有余的!

那鹰钩鼻,还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

见了我师父这八卦虎撑,自己撤了。

他们要是敢硬到底,我还真打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很快,火车又重新开动。

车厢里的气氛又恢复了平常。

采棉花的小姑娘给我买了几罐啤酒和烧鸡猪蹄之类的下酒菜,要谢我。

我说用不着。

她说要不是多亏了我,这几个月就白干了,回家过年都没钱花。

推却不过,我就叫她也坐下,咱们边吃边聊。

采棉花小姑娘手撑着脸,盯着我吃喝,看了半天,忽然冲我笑着问道:“大哥,我叫翁月,你叫什么?”

“我叫庄磊。”

“那我叫你磊哥吧!”

翁月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牙齿,口气很快热络了起来:“磊哥,你刚才是怎么做到的,几句话就让那些丧良心的家伙滚蛋了?”

这小红帽,还挺自来熟。

我笑了笑,解释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就说他那肉苁蓉是假的!要是他们再敢继续纠缠,我就报警抓他们!”

“他们做贼心虚,所以就撤了!”

翁月又问道:“可你怎么敢断定,他们的东西是假的呢?”

我道:“因为他那玩意儿太大了,野生肉苁蓉一根能有个半把斤,就算一等品了。”

“要是有个一斤重,那至少得是十年以上的精品!”

“我曾经在塞北阿拉善盟‘死亡之海’,见过一根长两米,鲜重28斤,至少三十年的苁蓉王。”

“他那几根,虽然比不上苁蓉王,但个头也都已经超乎寻常。”

“这种极品野生大货,要是尖货(真品),当地收购商早就抢破头了!”

“哪里还轮得到在火车上兜售?”

翁月闻言,“哦”了一声,露出一副长见识了的表情。

我喝了口酒,继续掰扯道:“再一个,气味也不对。”

“真正的肉苁蓉,有一股独特的微甜清香,回味又有些微苦。”

“而他那玩意儿,一股咸苦气味,那是盐的味道!他那肉苁蓉,分明是用盐润后的松树梢特制伪造而成!”

翁月眨了眨眼,问道:“可我怎么什么也没闻出来?你隔这么远,居然能分辨出这么多种气味?”

“你这鼻子真灵,快赶上我家虎子了!”

我说:“过奖了。”

翁月听了,嘿嘿坏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

我不知道她笑什么。

她说:“虎子是我爸养的猎狗呢!”

闻言,我险些没一口啤酒喷她身上。

小红帽的嘴,还挺损。

喝着啤酒,谈天说地,原本枯燥的旅途,便不再觉得漫长。

第二天上午,火车驶进蓉城西站。

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像河流一样在此短暂汇聚,而后分道扬镳。

汹涌人潮的中央,翁月像一朵鲜艳的红花,挥手向我告别。

“磊哥,我老家在巫山,有空来玩啊!”

她的笑容,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照在人身上,暖暖的。

出了火车站,我打了辆的士,直接去了荷花池中药材交易市场。

中药材市场,起源于三国时的药摊,唐代辟为药墟,宋代形成药市,明代则有“药码头”之称。

全国各地的中药材,由各地药商收购之后,最终都会流入药材市场进行集中交易。

如果说车站,是人的码头。

那么药市,就是药材的码头。

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药码头”,大概有一百一十多处,这还不包括那些未经朝廷许可的地下黑市。

而其中交易量最大,药材品种最齐全,名气最大的药码头,莫过于徽省亳州、冀省安国、赣省樟树、豫省禹州。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