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铁血人生 > 铁血人生最新目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天色阴霾,海面上云气很低,海鸟成群地贴着水面不断地快速翻飞着,时高时低,没有一丝的停歇。海的尽头是连成一片的皑白与深蓝,让人分不清天地的所在。

G港码头。日本文丸号散装货轮静泊在港口。它刚下完从日本装运过来的电子产品,又正在加紧装运产自中国的大豆和玉米。按合同这是在以货易货。

文丸号的船长松尾十郎,是个瘦高个的中年男人,穿着得体的制服,显得威严而庄重。他常年保持着脸上的坦净,满腮的青皮色,并且是越刮毛孔越粗,一看就是个野心勃勃张力十足的家伙。也许是经常性地缺乏睡眠,他的眼袋很重,眼角的纹路纵横,看上去跟实际年龄显得极不相符。此刻他站在驾驶舱的眺望台前,两手握着望远镜看向远方。

驾驶舱的下面是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置货甲板,中国的搬运工人和技师们正在忙碌着调运并调整着装上船的集装箱,哨声、叫声不绝于耳。松尾放下望远镜,回头一招手,一直站在他身后面不远处的大副小本晋义即刻上得前来,毕恭毕敬地垂手看着松尾。小本晋义个头不高但敦实健硕,手脚粗壮。松尾扫了他一眼,再次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松尾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小本不时“嗯嗯”应和,然后在松尾又立身转睛看向外景时,他便返身出了驾驶舱一路跑到装货的甲板上。他的手上多了两柄一黄一红的小旗帜。他来到船首上身体比直,背对着码头扬手打起了旗语,完成后小本晋义收了旗帜从船头匆匆离开。当小本晋义再次回到驾驶舱的时候,松尾十郎又在通过望远镜看着外界的动静。在远处的码头上有近五十人的团队正依次排着长龙从集装箱一角处出来直奔文丸号而来。这群人全是一色码头工人服装打扮,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人群中居然还有带着孝子的。这些人的肤色也不尽全同,有白净的女人和男人,也有黑不溜湫,土头土脑一副农民朴素面孔的人,更有不中不洋的新疆人。这群人上到船头就忙活起来,他们是替班的装运工人?

一直盯了一个多月的临飞这回从望远镜内看出点不同寻常来。

自领受任务后临飞便坐火车来到G港,找到事先联系好的单位后,便被安排在一幢气象观测台的塔楼内最顶端处。此楼高出周边建筑群近十余米,四边虽然都有窗台,但面积狭小,远处或在楼下看窗户,也只能看出是一扇扇小孔,如同炮楼的枪眼,根本就看不清里面是什么。在这样一间不起眼的房内观测目标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临飞心中暗喜这边的人还真会找地方。

气象塔楼离码头足有3000多米,中间还隔着一幢被废弃的厂房,而设在塔楼取景的这扇小窗户通过望远镜恰恰能够透过厂房顶部一排没了玻璃的透气窗直接看到码头上的一切,完全是“小窗口,大世界”!而在码头上是没有可能看到3公里外的情况,即使看到了立在那的孤独的塔楼,也不会起多大的疑心,因为它就象是一根矗立年代颇为久远的朽木让人对它既熟悉又陌生,就连生活在这周边的人们也不会对它产生什么兴趣,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座测风的气象塔,塔下的院子里便是气象局的一个下属单位,平常都有人上班,因门口还挂着一块“闲人勿进”的牌子,故平常就是熟人也不会轻易进到这里面来。

人总是有这样的惯性思维,对早已熟知且从来都不会有任何改变的东西是不会愿意再花上一秒钟的时间去想它。松尾十郎也是如此,他一年至少要从日本松山港往中国的G港跑两至三趟,根据文丸号装运的程度,有时一船货要下上一至两个月,有时只要两三个星期便搞惦了,碰到全是集装厢的货,只要手续提前就办好了的话,那停留在港内的时间还会更少。所以,松尾和他的几名得力手下对码头及周围的一切建筑早已了然于胸,每次他做完活没出任何事时总是会在嘴角抹着一丝狞笑来,想什么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临飞让助理员为他配置的这台高倍率的单筒远焦望远镜,可以很轻易地把码头上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连轮船上驾驶舱内的人都可以看得个大概。

这时从码头上到船甲板来的人接替了原先正在干活的工人们,被换班的人则一个个很轻松的样子顺着舷梯下去码头,但临飞却在一个不拉地数着人数。人数没错,依然是五十个人,但是他却竟外地发现下船的人中有好多个是他已经认得很熟的熟面孔,因为这些人本就是这船上的日籍船员。临飞不断地用另外一架高倍率远焦摄像机拍摄下来,接着便和早上已为这拨人拍的录相资料比对,结果显示,果然是少了十二个人,而这十二个人是在什么时候从他的眼皮子底下走不见的,他竟然无从得知!

偷梁换柱暗渡陈仓?这一惊可非同小可!这么长时间,他都是按上级的指示在这个高发事端的码头盯着。只要一有船到岸,他就没停过手地盯着,即使是休息,助手也在帮他继续盯着,已然是24小时不间断地守着这块方孔见大的地皮,心中甚是怀疑线人的情报是否准确,没想到起这念头没多久,今天却真出了事!昨天他还在给海威的电话中报的是平安。

“咦?人呢?到哪去了?”已经深感情况不妙的临飞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是他并没有急着去打电话通知接替他的人赶快过来,他一边继续监视船面上工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边在脑子里飞速地想着对策。

“不行,这样监视没有用,得想法上船去探个究竟!”这个想法刚冒出来,手脚就已经开始在行动了。他急急忙忙地在纸上划完“我上船了”四个字后便急步冲到门前,拉开门提脚飞速往底层而下。

整幢塔楼没有安装电梯,每次换班的时候,他们都是从这个旋转式楼梯上上下下,并且每次上下时手中都不忘带上便盆和垃圾袋,因为上面没有卫生间,同时它也不是存放垃圾的仓库。好在上面风大,只要把窗开上一会儿,里面便什么异味也没有了。

近三十米的塔楼,临飞顺着楼梯下到地面上时仅用了8秒的时间,紧接着他便不歇气地往码头上飞奔而去。约用了不到6分钟的时间他就湿透了全身,可是他却已经出现在面前堆放着如山墙般的集装箱码头上了。他绕过检查站,从早就观测好的一处空隙顺利地进入到码头内部。特种职业的军人最好的素质总是最大限度地表现在:他们能随时随地地正确判断出自己所处的方位而从不作出第二选择,因为他们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临飞就是如此。他俨然象是这里的老工人一样熟悉这里的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