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小村魅影之葫芦塘幽灵 > 小村魅影之葫芦塘幽灵最新目录

第六章 陈老师千里寻踪 李云帆寺中觅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有情况。”刘建亮道。

“什么情况?”

“李队长,在七点至八点之间有一个黑影到养心斋,在十一点至十二点之间又有一个黑影到养心斋。”张谋道。

“昨天晚上惠清禅师到我们那儿去了一趟,时间大概在七点至八点。第一个黑影应该是他。”李云帆道。

“两点多钟的时候,又有一个黑影走到塔跟前来,但没有到塔上来,天太黑,看不清脸孔。”

“我们迟早会看清他的脸孔,他深夜不睡觉到养心斋和塔跟前来,这就说明这两个地方有他牵挂的东西,这两个地方一定有名堂。走,回去睡觉,养足精神,今天晚上,我们来一个上下配合,看看这个影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同志们倍受鼓舞,没有想到入寺的第一天就有了一定的收获。收获恐怕还不仅仅这些呢。

下面,我们来看了看李云帆和王萍、大李、小李他们在一个晚上琢磨出了一些什么东西。

通过手头上的资料,四个人达成一致的意见:第一点,金刚肚子里面的尸骸是在菩萨修复的过程中放进去的。如果这一点能够确立的话,那么侦察的重点应该放在菩萨修复期间所有在龙华寺里面的僧人和工匠的身上,也就是说,在此过程中失踪的人员就有可能是遇害者;第二点,线索应该在龙华寺,至少龙华寺能够提供在菩萨修复期间人口丢失的情况,这里面可能有两种人,一种是不愿意说的,因为他想隐瞒,还有一种人,要么是不敢说的,要么是我们还没有找到知情人,寻找线索的希望,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修复菩萨的十三个工匠,一个是龙华寺。

李云帆得到张谋和刘建亮提供的情况以后,更坚定了前面的看法,刚开始,他是把希望的一大部分放在陈浩的杭州之行上面的,现在呢,他把大头又放在了龙华寺。

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四日的晚上,李云帆派小李和张谋上塔观察、自己则带着刘建亮潜伏在塔后面的灌木丛中,让大李和王萍在养心斋楼下的佛龛后面。

李云帆考虑问题还是相当周密的,他们的行动是在院子里面所有的灯都熄灭之后才开始进行的。

非常遗憾的是,这一天的夜里面,他们没有任何的收获。是不是同志们的行动有什么不慎的地方,让影子察觉了,还是影子故意来一个虚虚实实,以假乱真,导演了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哑剧呢?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案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诡异。

第三天的夜里面,依然如故,影子就像幻觉一样在张谋和刘建亮的眼前晃了一下就消失了。

影子大概是进入了冬眠,无声无息,同志们的心里面空荡荡的,他们在等待着陈浩给他们带来好消息。

第四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六的下午三点多钟,陈浩和卞一鸣风尘仆仆的回来了。那么,他们两人有没有带回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呢?让他们俩喝一点水,稍事休息一下再一一道来。

十一月二十四下午四时,陈浩和卞一鸣了赶到杭州灵隐寺,接待他们的是住持普觉禅师,十三个工匠确实来自福建,但不是福建人,这些人世代以建庙造寺、修塔塑像、雕镂绘彩、园艺掏井为业,工头叫田宝山,带着十二个人在灵隐寺干了近一年的时间,陈浩问普觉禅师,有没有这十三人的详细资料,比如姓名,年龄或者领工钱时候签字画押的东西,或者吃饭时候的原始记录什么的。普觉禅师说,当时,结算工钱和开伙吃饭全是工头田宝山负责,寺里面概不过问,所以,寺里面对工匠门的名姓是一无所知,不过,普觉禅师提供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在十二个工匠之中,有两个年龄比较小的工匠,姓蒲,是弟兄两人,大的叫大蒲,有三十一、二岁;小的叫小蒲,有二十八、九岁。至于这十三人到了龙华寺以后还有可能到那个寺院去,普觉禅师并不知晓。陈浩多了一个心眼,其实在前往杭州的火车上,陈浩在笔记本上面设计好了若干的问题,把该想到的、能想到的问题都想到了。陈浩觉得:这次杭州之行绝不能空手而归,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在陈浩的笔记本上才有了下面这一段内容,我们暂时不管这些内容有多大的价值,单就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知道陈浩的心思有多么细密:田宝山,年龄,五十岁上下;主要工作,彩绘,园艺、掏井,石刻;大蒲、小蒲,主要工作,塑像,园艺、掏井,木雕。陈浩从普觉禅师的嘴巴里面就挖出了这么点东西。至于这十三个人究竟是什么地方的人,恐怕也只有十三个人自己知道了。寺院中一个管事提供一个情况,大蒲和小蒲是广东佛山一带的人,因为这个管事在和兄弟两人的交谈之中攀过老乡,这个管事就是广东佛山人,至于,兄弟俩是佛山什么地方的人,不知道。普觉禅师还提供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线索,工头田宝山在不经意之中说过,他们的工期安排的满满的,有两家寺院都谈好了,言语之中提到“普陀山”三个字。

所以,当天下午,陈浩和卞一鸣又赶到浙江的普陀山,结果是一无所获。

陈浩他们带回来的情况就只有这么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