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更有奇特景观,只见一座山峰就像伸起的一把伞,伞下站立着的就像是一群遮风避雨的孩子。云在山峰间环绕,雾在河谷中飘荡,雨后的山川景色好美。李白心里赞叹:云生八处,雾起四方!
到了一个叫半边街的地方,三人向前一望,不由得更惊奇:只见一边是高耸入云的百丈峭壁垂悬,一边是万丈深渊的悬崖,绝壁上倒挂着一支长长的松柏格外引人注目,悬崖上垂着野山桃熟得红亮。贪吃的李月园手一指:“好大的桃子!”只能睁眼看着却摘不到手。
望着这美景,李白惊奇地叫了一声:“噫吁兮,危乎高哉!”他停了停又说到:“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月园见哥哥又在发痴的样儿,便上前拉了一把:“哥,你看,前面的路这么窄的,岩又这么的比天高,坎也悬得见不了底,那山峰石头好吓人哟,谁敢……?”
“你没法形容吧,我给你描述,你看,那石头齿牙咧嘴,那悬崖虎视耽耽扑下来一口吃了你!……”
“呀!爸你看,哥说话好吓人哟,我不敢走了。”李月园站住脚不动。
李白朝前望了望,说:“只要有路,说明有人走,别人能过我们也能过。”
三人拉着搀着往前走,走着走着,路就更窄,有的地方不到一尺宽。三人无法再拉手了。李白松了手向前一盯,心就在打寒颤。
这儿一边是悬岩,黑压压地犹如泰山压顶,奇形怪状的石头如狼似虎,张牙舞爪,随时就要扑下来;一边是万丈岩坎令人头昏目弦,峡谷中的洪水撞击河床不仅吼声如雷还震得脚下直颤,更是令人胆颤心惊,生怕身子一晃,跌下这万丈深渊。李月园怕得不敢迈步,抱着爸爸的腿,嘴里哭着喊:“我怕,我怕!”
这时刻,他父子三人才真真实实感觉到,经干元山去金光洞的路真比走天崖路登天梯还难。
忽然,后面一阵脚步声带着一股旋风传来。李白惊了一跳,急忙贴着岩壁向后一望,只见蓥华山道观的年轻道姑飘飘洒洒走来。走到他们身后停下,看着他们三人走路的害怕样子,说:“你们不用怕,看我走几步。”
李客有点为难地说:“姑娘,这……我们挡了你的路,路这么窄,咋个让?把你挤下了岩……,不,你等会儿。”
道姑摆摆手:“不碍事!”说着,她就一个闪身,贴着岩坎边边一纵跳,眨眼之间便越过了父子三人,继而昂首阔步如履平坦之地。
道姑回转身来到他们面前,向山崖边的一座石碑一指:“看,这就是会仙桥。”李白好奇的上前观看:“嘿,这碑好久远,还是一块汉碑呢。我读你们听,会仙桥,殷商陈塘关李靖之三子哪咤兮,仙桥会见太乙真人也,拜师学艺,……这后面看不清,……这还有字,兴周灭纣……。嘿,我今天来此,也能会见神仙么?真的,很想会一会神仙呢!”道姑却笑:“还会神仙呢,神仙大踏步向前,你这怕得要死,神仙见你也不理呀。记住:不怕威胁、不怕邪恶、不怕艰险,大无畏勇敢面对。你们之所以不敢大胆走,是这陡峭的山峰岩壁突出来,似乎马上要崩踏,黑沉沉地压住了你们的勇气,吓得你们胆寒;是这悬崖吊吊的岩坎在威胁你,是想活吞你们的生命;这山下惊涛孩浪的吼叫声像魔鬼似的想拉你。你要是抖起精神来,有一颗平常之心,视而不见,就像走平路一样,心不惊胆不寒。无论多艰险的路,也是人走出来的。来,像我一样走。”说着就在前面领头。
李白觉得顿时来了勇气,跟着道姑一阵小跑,很快地走过了这一段险路。
回头一望刚刚走过的地方,会仙桥就在高耸入云的半山腰,云雾缈缈之中。此时这才觉得心惊,真是腾云过了天桥,驾雾走了云崖路的感觉。
他们转过一个山嘴,一幅图画似的美景在他们眼前一亮,只见对面一座高山绝壁之中一股巨大的山洪奔泻而下,形成几丈宽的瀑布奇观,洪水落下发出的响声传得很远很远。此情此景迷得李白不想动步了,忽然,他像是有了诗情画意:“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几百丈,不,飞流直下三千尺……。”
道姑听了就拍手:“妙,听你这两句,还不是诗的全部吧?小弟,我师父说过,任何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可以是一时的灵感开头,但要写好,写精就得反复思考,反复斟酌。师父说,要有十年磨一文的精神。”
“十年磨一文?”李白心里好惊奇,这与铁棒磨成锈花针一样,这真是至理名言,我一定记在心中了。
金光洞在干元山的最高处,洞口是在悬崖绝壁上,洞下边是一层一层的庙宇大殿,雄奇高大的殿堂虽是显得陈旧,却显现出庙宇的年代久远,增添了这座千年古刹的神秘感。
大殿正中塑有太乙真人、哪咤和三清祖师的神像。李白迈步走进大殿,先是拜了太乙真人,默默地许了一个愿。然后跪到哪咤神像前久久不起,似乎与这位小英雄很亲密,有许多许多的话要说。
李月园看到哥哥痴心样子,也就跟着跪拜在身边,不时的拿眼睛瞅他,就想偷听他向哪咤说些什么话。听了半天,她一句也没听懂,只见哥哥的嘴唇动,却没发出声音来。
云华山的道姑见了金光洞的住持道长之后,半途上遇着他们。李白与道姑答话,请她带路作指引,因是头一次来,摸不清路道。李白问:“这地方为啥叫金光洞?”
道姑介绍说:“这有几种说法,一是说:古时候,有一对金燕子飞入洞中,每到夜晚洞中便射出耀眼的金光,很远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可一到白天,金光就不见了。有人想发横财,起了黑心,欺骗一些人成群结队地打着火把去捉金燕子。他们在洞里上上下下转游了几十天,只听到金燕子的叫声,却看不到金燕子。有的人更狠心,大起胆子直往里钻,结果再也没有出来。至今,金燕子还在洞里飞,也能听到叫声。不过,后来的人学道有善心了,再也不捉金燕子,只把洞名改为了金光洞。”
正在这时,天空中的乌云散去,夕阳的阳光反射回来正好映在洞口,洞口犹如万道金光闪烁。
道姑惊喜地手一指:“你们今天有缘分,看到金光洞的万道金光了,这是金光洞的另一个说法。”
众人看着洞口闪现的金光,都觉得奇特、新鲜。
李客问:“这金光天天都闪么?”
道姑说:“不是的,由于这儿气候多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