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对这一次的出游,最高兴的是李白。一拢屋就给妈妈搬把椅子叫她坐,说是要把心里的高兴话全都说给妈妈听。
母亲自然是高兴不得了,她就微笑着听儿子摆谈。
李白也就学着父亲讲故事的语气,说得很有头序,先是讲一路的经过,把所见到的奇特山水风光和奇异的景观描绘得很生动、很具体。月园在一旁点头称是,父亲也是连声赞同:“白儿说的景色真有这么的美?”妈妈听着儿子的一番生动介绍,听得也是入了迷,就像是身临其境实地去游了一回。
李客从儿子眉飞色舞的言词中看到了儿子这次出游的兴奋和高兴,发现他迷上了游山玩水的兴趣。李白高兴得谈起了心事:只要有空一定还去许多地方游,等到长大时,一定要游遍大唐的锦绣河山。说到道姑的神秘时,李白更是想得奇妙,太乙真人和哪咤都成神仙了,据说还在干元山修炼,我就经常去,那有寻不到神仙的,我想呀,道姑姐姐是一个仙姑,要不,咋会那么神秘呢,我还去找她。听这口气,李客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儿子有了这远大的志向,自己想也不敢想,这是为儿子高兴和骄傲的。担忧的是,儿子现在还小,正是读书长才干的时候,决不能由着他的性子,一定要把稳他的人生航向。
其实,李白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此时,他的内心早有打算的。第二天吃过早饭之后,不用父母催促,他背起书包回到了学堂,坐下来就投入了读书学习。
易先生见到李客就夸:“这娃儿,近段时间读书更起劲了,做的作文很生动,没一点生搬硬造,写的诗象高山流水一样流畅,有轻歌曼舞一样的精彩。”
李客听了很高兴:我的儿子长大了,应该有他自己的志向和主见了。
时光过得很快,转眼之间,李白已经十岁了。最近几年,他被小匡山的白眉道长接去,说是他那儿有孔圣人的《论语》,还有《四书》、《五经》等等诸子百家之书。李白一读就几年,一头钻进这些书海之中苦读苦学。
这一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恰巧李白回家,说是父亲的一个朋友发帖子请他去昌隆县凤雅楼吃酒。李白跟随父亲从青莲天宝山家中前去赴宴。参加宴会的有一个人名叫高亚雷,他是陈塘关总兵的公子。他平时除了舞刀弄棒外也喜欢舞文弄墨。听说青莲李客之子李白文思敏捷,很会呤诗作文,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做的诗文了得,早就想结交见识一下。恰巧这次看见李客带了一个少年来,长得眉清目秀,估计这少年就是李白,便想当面考考李白的真才实学。于是,他举杯提议说:“今夜美酒佳肴,缺少文雅之气,我早就听说青莲有个李白,不仅聪明过人,而且善于吟诗作赋,我们请他吟诗助兴好不好呀?”
参加宴会的除了一些富豪,就是一些文人雅士,自然是拍手赞成。
李客忙着站起来拱手推辞:“使不得,我儿还小,平时贪玩,仅读了一点书,倘若吟的诗劣拙,岂不笑掉各位的大牙,坏了你们的酒兴,我看就免了吧。”
高亚雷不依从,众人就在七嘴八舌地说:“李白我们听说过,写诗那是响当当的,吟来听一听。”宴会的主人家也只好打着园和对李客说:“乌儿有了羽毛就得试着飞,你儿子读了书能写诗作文,喜事呀!我们都是当父母的人了,吟诗好与次,没关系的,大家不会笑,就当助个雅兴,如何?”
李白见父亲很难推辞的难堪样子,忙着起身为父亲解围,“爸爸,我就试一下。”说着就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向众人施了礼,言道:“各位叔叔、爷爷,我读书不多,只好班门弄斧给各位献丑了,请各位叔叔、爷爷多赐教,请这位大哥哥出题吧。”
众人的目光一齐扫了过来,都把李白上上下下打量,见他个头虽不高,身体也还结实,一张俊秀的脸上带着幼稚的笑容,眉宇间显露出聪慧的目光。在众人的眼中,观这小李白的神态和气质不仅有种沉稳还有一种不示弱的个性。此时,听到李白请高亚雷出题,都觉得有点意外,原以为李白会随便吟一首他写过的或学过的就了事,谁知他敢做命题诗。一些懂得一点笔墨文才的人就大为惊讶:命题诗好难作哟,搞不好就献丑了!于是有人就摇头,不仅在坐的没人吟得出,就是一些饱读《四书》、《五经》的人恐怕也难得吟好。李客此时也担心:做命题诗,不仅要学识渊博,而且还要文思敏捷,我儿能行么?此时,他已作好心里准备,就等着遭人的冷眼。
此时的高亚雷见李白叫出题,他就笑:嘿,你这小兄弟还胆大呢,敢做命题诗!他走过来把李白上下打量几眼,轻视地一笑,然后漫不经心地说道:”今夜我们在这楼上饮酒,就以此楼为题吧,你看这楼这么的高,你吟的诗也应该高吧!”
众人见高亚雷命了题,明白这是一道难题,于是全都停下了手中的酒杯,眼睛盯着、望着、就看李白有个什么高招使出来。
这时,宴席厅堂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就等着看一趁戏。
只见李白略思片刻,眼前一晃,仿佛展现出金光洞路上那万丈峭壁,黑沉沉的悬崖,忽的一下又变成是这座高楼。他嘴唇动起来,一字一句或重或轻地吟出了声: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吟诗刚一落句,有人就在称赞了:“声色并茂,吟得好!”“文笔精彩,吟得妙!”接着全场都在叫好,有人鼓掌,有人敲响碗碟以示祝贺的喜悦心情。高亚雷细心地品味了李白吟的诗,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变,不仅点头称赞还向李白举了举酒杯:“好呵,李白小弟,抽时间请你单独作客,我们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李白向他点头一笑:“好,我等着你的邀请!”
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却不服气,没想到一个小小年纪的李白,竟然出风头吟出绝句诗一首,而且奇思妙句,摄魂传神。他猜想,一定是瞎子摸鱼,碰着了。另一位叫吴指南的年轻人一句话接着:“啥子碰着了,我就不相信他有如此文才。”他怀疑李白是与高亚雷早有串通,定是事先做好了诗,故意演一出双簧戏,就想借此抬高名望。于是,他就大声说:“今夜大家难得在一起喝酒,以诗助酒兴太令人高兴了。如不介意,我也出个题,让李白小弟再吟一首诗,以饱耳福,各位以为如何?”
众人兴致正高,纷纷响应。李客以为吴指南在给儿子找麻烦,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