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到达东海龙王的“水晶宫殿”,各种大海中的景物在这里显现,五花八门的奇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从“东海龙宫”再往下,就到了佛爷洞的第三层洞天。还没走拢,就能听到阴河涌波起浪的声响。到达阴河边借着火把光亮一照,阴河浩浩荡荡,一泻百米。宽有四、五丈,黑黝黝的难知深浅,涌起微微涟漪奔向洞的边缘。火把照不到尽头,阴河里浮现的雾气挡住了视线。
向导引着李白往前走,只见洞中小路绕着阴河,时而傍岸而行,时而跨过河中石墩,左跳右跨,涉过了不少的险境,终于走到了小路的尽头。
李白望着阴河感叹:“可惜不能沿着这阴河走下去……”
当他感到失望时,向导突然发现了一只小船停在下方的岩湾里。惊喜地说:“这是我们这儿打鱼的刘么爸停的船,他时常出洞打鱼。正好,我借来一用,带你划船观赏阴河两岸的美景。”
李白觉得这洞里好神秘,看这阴河深不见底,难免就有几分犹豫。向导以为他胆怯,李白头一扬说:“今天有意思呵,山中有洞不算奇,洞里划船数第一,就去阴河划船游一游。”
在阴河岸边坐上船,向导轻轻地划着船。李白眼观阴河两岸,好似畅游在艺海长廊,两岸岩壁上呈现钟乳石绚丽多彩耀人眼目。向导很熟悉这儿的景色,他边划船边向李白讲解:“人说世上长江三峡美,我说佛爷洞阴河也有三峡一样的奇景。你看那岸边的石山上也有‘神女峰’,这儿是‘金蟾望月’,那儿是‘地海横鲸’。你看‘大象饮水’,多像‘孔雀开屏’。啊,这儿是悲壮的‘杜十娘投江’。快看,那是‘猴子观海’,上面‘金莲倒挂’。这是‘宝灯高悬’……。”
船儿轻轻划,水波不起浪。洞壁上的天然雕塑,在火把光的映照下,倒映在清澈的阴河里,竟然使李白分不清何处是水,何处是岸了。既弄不清哪里是实景,那儿是幻景。他在阴河里浏览,有一种畅游长江、逛三峡的美感,真有点如神似仙的味道。面临如此美景,向导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地人最喜爱的山歌。“哦……,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听了大为惊奇,不便夸耀是自己写的诗,就问向导:“这首山歌你唱得如此动听,是谁人编的?”
向导脖子一仰,说:“这曲调是我们这儿的刘诗文编的,这诗却是李白写的。我们这儿好多人会唱,你要不信,我再唱一首李白的诗歌。‘哎———嗨嗨,雨打灯难灭(也),风吹色更明(哟),若飞天上去(啊),好作月边星(哟)’”。
阴河的这一段就像一个天然的音箱,这嘹亮而优扬的歌声,夹杂着泉水滴落水中“叮咚,叮叮咚……”的响声,好似敲着乐器在轻快地伴奏,听起来更是美妙无穷。
划船出阴河,李白眼前看到的又是一个人世间的新天地。他初次来这儿,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这里是一个水波荡漾的山湾湖泊,蓝天碧水,两岸山清水秀,加上前面山峦上的层层庙宇,真是一幅风光独秀的如诗如画的长画卷。
划船上行约半里路,李白便到了传说中的“西方境”。
停船上岸,沿石阶上行,重重迭迭的有三层大殿。听向导讲,大唐初期唐玄状和尚去西天取经途径“雷音寺”便是此地,传说这西方境是如来佛主居住之地,一年四季都是祥云笼罩。故而来此朝拜如来,寻求脱离苦难,解除烦恼的香客很多,都想一睹西方境极乐世界的风采。李白随同熙熙攘攘的游客和香客登上西方境的山顶时,眼向四野一望,远近绵延的山岭、沟壑纵横的峡谷笼罩在祥云中,掩隐在烟波浩瀚的雾霭里。山下平静的湖面上有三三两两的小船儿划来划去。湖泊边有一座弯弯的石桥连结两岸,西岸顺桥而下的是掩隐在绿林丛中的栈道,这栈道依山傍水而建,连绵几百米,直通到对岸山边几户人家。沿着弯弯的小路上山去游览,山腰和山顶有几个凉亭座落在绿树山野之中。不时的有七、八个游客走在山间小路或是悠闲地站在山头观山望水。不时传来雷音寺和尚敲木鱼念经或隐隐的锺磬悠扬。李白到此,置身西方境,不仅充满了惊奇还感受神秘。恍若身临极乐世界,似乎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和忧愁,顿时觉得开心极了。
看到一座大石山,李白觉得很是奇妙,不待向导跟上来,他就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这石山崇山峻岭,路道崎岖曲折,似路非路,叉道多得迷宫似的。李白在石山中没转几圈,忽然觉得迷失了方向。心里一着急,就在石山里转来转去的往回走,却找不到回转的路。这时,忽然生起了迷雾,雾气满天遍地,四周的能见度不到两丈远,奇形怪状的石山在雾气之中变幻莫测。李白放眼一望,大大小小的石山分明就是一个神秘的石林,有的雾悬悬的像鬼怪,有的蹲着就像老虎雄狮,看那跃跃欲试的样子,随时都要扑起来吃人。开始,李白还壮起胆子什么也不怕,只顾在石林之中转来转去地找出路,结果是越钻越迷糊,好像身前身后的石林越来越多,简直就是一个石森林了。此时,李白就有一些胆寒,明白自己已是陷进了石林的迷魂阵。他静心一沉思,便腾身一纵,跳上一座石峰顶上,探头往四下望。忽然看到弥漫的雾气之中有几个红色的大字耀人眼目。他就仔细一盯,摸摸糊糊看到前面四座石峰上有“三生石林”四字,他就很好奇地走了过去。上前一观,只见写有“三”字的石峰下有一条很狭小的路可走。写有“生”字的石峰却是鬼模怪样的狰狞可怕,唯一的只有一个石缝,人是难得挤过去的。写有“石”字的石峰下却是一条大道,看样子是一条走出石林的大道。李白未加思索就朝“石”字石峰去。谁知刚刚走拢,就见向导不知从何处一下子跳出来,急忙忙地把李白一拉:“这条路不能走!”李白不由得一喜一惊:“咳呀,这是啥景观哟,显得好神秘!要是你不来,我困在石林中就出不来了!”
“你不晓得呢,这是当年诸葛孔明摆的八卦阵,是专们训练兵马的。”向导说得滔滔不绝,听得李白很感兴趣,就笑着问:“你说这条路不能走,为啥呀?”
“这你不明白!”向导把李白一望,说:“诸葛孔明摆这八卦阵是依据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理……。所以呀,你刚才走的是死路,要走‘生’字石峰下的石缝。”
李白点头说:“很有道理,今天来此一游,真是领略了诸葛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