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登岸之后,李白没有回匡山,而是直接去了陈塘关。
听到通传,高亚雷喜出望外地跑出军营来迎接。两人一见面,高兴得喜笑连天。还没说到几句话,高总兵走了来,李白急忙上前施礼。
高总兵笑容满面地挥挥手:“李白不要客气,到我这儿你就随便些。”进屋坐下之后,他打量李白几眼说:“好几年不见,你娃儿长得有出息了。”
“那里,那里!”李白自感惭愧说:“唉,书读了不少,剑也练了,只是功名未成,我都没脸见大人了!”
“你呀,心高志大。不过你还年轻,有机会的。”高总兵喝了一口茶说:“我前不久去涪城,又见着了府台大人,他又提到了你,说是很欣赏你的《将进酒》。你总该去一下,不然,老夫都没脸面……”
李白心里一喜,显得有些激动,就一口接着说:“我这《将进酒》还没写完全,咋就传出去了?没想到府台大人也感兴趣,我一定去拜访。”
“是吗?”高总兵点头笑:“嘿,老夫明天就去涪城,新来的益州长史大人要巡视涪城辖内的军政事务,你如果去,说不定还能见到长史大人。”
有这样的好事,正是李白心里急迫的。再说身上揣着李勇向益州长史大人推荐自己的书信,不正好一并转呈么,因而李白是异常兴奋。看到李白高兴,高亚雷也是极力推崇。
第二天一早,高总兵带着随从就与李白骑马向涪城去。到达涪城时,高总兵先是安排李白在驿馆住下,叫他在此等候传唤。
谁知李白在驿馆一等就是一天多,望得眼睛直发酸,就是不见府台衙门来传唤。等得烦闷时,便来到大门口闲逛。接近半下午时,估计今天又是白等了,就信步走出门去。
出驿馆大门不远是一家茶馆,李白瞟眼一望,见室内的墙壁上,柱子上挂满了诗和画,布局挺讲究,充满了书香气息。再看那些喝茶的,不是年轻的书生就是儒老夫子,每个人的穿着打扮都是斯斯文文的很有涵养。李白前去打听,才知这是当地一位辞官在家的义士开的茶馆。这义士心地善良,爱做济世救贫的善事,很是受到百姓的敬仰。李白走进去要了一杯茶,选了一处靠江边的桌前坐下,就饶有兴趣地观赏诗画。忽然眼里一亮,居然发现这些诗画里就有两首自己写的诗,一首是《上楼诗》,一首是《萤火虫》。他不由得暗自欢喜,想不到自己写的诗也有人拿来装点门面。
他正在专心观看诗画,有几个人的谈话引起了李白的注意。只见一位儒老夫子说:“我是梓州来的,我们那儿天旱不下雨,百姓想了一个捐钱出力修水渠的主意,可以浇灌几千亩的田地,如今快要修通,就缺钱了。据说朝庭拨了赈灾银两,乡亲们要我出面递呈子,求助府台救点急。可我递进呈子半个多月,一直不见府台衙门传唤。我心里急得象火烤,不晓得我们那里灾情成了啥样子。”
另一个年轻后生说:“你等半个月算啥,还有等两三个月的。”
旁边一位儒老先生悄声说:“要想见得快也行,你喊官差说几句悄悄话,塞给百十两银子,准能一、两天就见。”
听到这些风言风语,李白就有一些担心,我没送礼,也不可能给送礼,不知等到哪一天?正在担心和郁闷时,忽见一个官差模样的人来到茶馆高声问:“谁是李白?”
李白不慌不忙地站起:“你找李白?”见官差打量自己,他又说:“我是李白。”
李白跟随官差正要走,却被梓州来的儒老夫子拦住问:“大人,我递上的呈子,府台大人何时见我呀?”
官差把他一推,瞪他一眼:“等着吧,你来得早没他的运气好。他是李白,是益州长史大人点名要见的,你算喇叭夜壶!”
听说是长史大人要见的是李白,在茶馆里喝茶的人立即就像炸了锅,全都齐刷刷地盯着李白打量。他们谁也不相信这位年轻后生就是大唐出名的诗人李白。儒老先生先是惊讶地望着他,既而又把希望寄托他。只见他走到李白面前一跪,喊声李白,很动感情地说:“求你在长史大人面前替我们那儿的灾民说说话。”说着便抖抖索索地掏出了一卷呈文:“烦请你转交”。
官差上前把儒老先生一拉:“你走开,李白的事情好忙哟,管你啥子灾不灾的。”说着来到李白面前悄声说:“别管他们的闲事情,你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不,百姓的事情要紧!”李白伸手把儒老夫子的呈文一把接过来说:“你放心,我的事情可以放一边,你们灾民的事情我要认真替你说。”
这句话像是感动了官差,也就没有多阻拦。
儒老夫子向李白挥手说:“你李白行侠仗义的事我早听说了,你诗写的好,为穷苦人做的好事也像你的诗一样传得很广。你为石牛沟穷乡亲打官司,从冯财主手里讨回了霸占的土地,在我们那儿传得很神奇呢……”
闻讯赶来的茶馆老板拉着李白直说亲热话,叫他办完事后,无论如何回茶馆来,定要与之长谈友谊,说是要请李白亲笔写一首诗……。
这之后,也有一个人把李白悄悄地喊至一边,说是不惜重金买一个官做,还说事成之后给李白千两银子。李白盯他蔑视一眼:“你买官做,找错人呢!”
官差害怕耽误太久,急忙忙地喊来一乘轿子,请李白坐上去,喊了一声“起轿!”就直奔越王府去。
刚到越王府前,早有高总兵亲自出来迎接。李白见他对自己如此热心,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十分感激地向他跪拜。却被高总兵伸手扶住说:“快别这样,为大唐举荐人才,此仍老夫心愿。”说着就给李白说了拜见长史大人和府台大人时应注意的礼节,以及话语该如何应答等等。高总兵拉拉杂杂说了不少,李白一句没漏地记在心里,生怕出什么闪失。同时,他还提了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高总兵依据自己在官踌了多年的经验,就给作了一一解答。
原是定在会客厅单独接见李白的,因而高总兵引领李白直向会客厅去。那料到他们走进会客厅时,里面却不见一个人影。高总兵感到纳闷,李白却在担心事情有变。这时进来一个官差什么话也不说,只把手一招,意思是你们跟我走。
走过一个侧门,就听里面厅堂传来悠扬宛转的音乐歌舞声。
官差引他二人来到越王府的后大厅,只见厅前留出的一个场地是“舞台”,台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