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 >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最新目录

第二百四十七章 转悲为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刘文静等人率领着残兵败将逃回到长安城之后,皇帝李渊听后他在太极大殿之上的早朝当中,他对站立在金銮宝殿丹墀之上的文武百官,咆哮如雷!!!

“好你个刘文静啊!秦王偶染虐疾,将把权交于你?你,你却是很有能耐啊!”

“想我大唐四万余精兵,就在在你愚蠢指挥之下,被薛举之伪西秦军打得,只剩下了你们七八千人?”

“你,你,你常常自诩,你熟读兵书,精通谋略吗?”

“怎么,你太经不住薛举之大军在你的军阵前的‘骂阵’?”

“临阵杀敌,最忌讳的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你难道,难道忘记了吗?”

李渊直气得脸色发青!可是,念在刘文静曾跟随一同起兵他是太原“原谋”。因此,他强力地按捺邹不得杀了他、剐了他的念头,他对大臣们通报紧急军情:“据边关十万火急之军情急报,薛举在高墌县一役中以鬼魅之战法,歼灭我官军之大部。”

说到这里,皇帝深深地清晰可闻地长叹了一声。

众位大臣眼瞅着皇帝的脸色:他愁眉不展、一脸愤怒和颓丧,脸上呈现出家国将要灭亡的痛苦表情!!!

大臣们在心中皆为刘文静因性格居傲、脾气暴躁、不能忍小忿就大谋,遂导致了唐军的完败!使得薛举觊觎长安城之心爆涨!

新兴的大唐王朝就要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

“薛举之大军将要乘胜追击,就会兵临于长安城下!”

“你们说,应当如何处置刘文静等一干败军之将?”

大臣们当听到皇帝的用意之后,他们无不在心中揣度:即便是他估念同刘文静往日之旧情,想饶恕他的话,但是,在面临着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皇帝又岂能将个人之私情同国家之利益而画等号呢?

他们知道,刘文静不是被处死,再不就是被打入到死牢当中!

在这个时候,大臣们只见一位黄门侍郎捧着从边关送来的紧急军情之信函,由李渊皇帝身边的太监呈送到皇帝的面前。

此刻,站在金銮宝殿丹墀之下的文武大臣们,对大唐之生死存亡已到了危急时刻,他们紧张的心儿就要跳出嗓子眼了!!!

莫非,那薛举的大军已然逼近到长安城???

大臣把他们的一双双惶恐的眼睛盯向皇帝已展开的、那个用杏黄绸缎所包裹的一封信函?

在转瞬之间的功夫之内,他们看到皇帝的脸上那曾经愁眉紧锁的眉梢开始变得舒展了。旋即,在皇帝的脸上露出阴霾被驱散、拨云见日的一片光明!

“苍天保佑,苍天保佑我大唐啊!”

他们脸上的神色还处在那一片狐疑当中的时候,只见站在皇帝身边的太监接过皇帝手中的信函朗声念道:“薛举在高墌县自击败我官军之后,其欲整顿军马挥师直捣长安城。他乐极生悲,悲从心来。在军旅途中一命乌乎!天助我大唐也!”

当这个重大的喜讯,就象是百姓们在疾苦当中突遇救命之甘露从天而降一般,这巨大的喜讯就由李渊的脸孔中向他的大臣们传达出一种转悲为喜的喜悦和激动,大臣们无不拍手称快!

那一抹笼罩在君臣心头之上的阴霾终于是被明亮的阳光给驱散了。

看来,刘文静等人不会有生命之忧了……

今日,在这朝堂之上就是皇帝决定要处理刘文静等人的一个朝会。

李渊因薛举在军中突然一下子死亡的振奋人心消息所鼓舞。他决定对刘文静等人从轻发落。

“鉴于,刘文静赎职,致使唐大败,现革去军中长史,以及民部尚书职务……”

李渊这样处理刘文静等败将,他要采取“德治”和“孝治”的政治手段,来天下治国家。这为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事业,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和物资基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