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二日,夏浩方才从睡梦中悠悠转醒,他将神识外放探查一番,发觉寝宫周边仅有李忠与几名小宦官,而李忠的修为竟已达武皇境圆满之境。
夏浩当即向外面吩咐道:“小忠子,进来伺候寡人更衣。”
李忠旋即率领着几名小太监踏入乾清宫,手脚麻利地帮夏浩穿戴好龙袍。
“李忠,派人传话,半个时辰后召开朝会,所有在都城的六品以上官员皆要参与。”
“王上,太后在一个时辰前传下懿旨,都城内大小京官皆已上朝,此刻正在朝会。”李忠谨小慎微地答道。
“为何无人禀报?”夏浩释放出自身威压,怒声质问道。
“王上,先前慈宁宫的嬷嬷前来通告,太后说先王尚未出殡,让王上前去守灵,朝会由太后主持。”李忠回应道。
夏浩怒不可遏,径直咆哮道:“好一个太后,好一个王家,寡人刚刚登基,就妄图将寡人一脚踢开,直接掌控朝政吗?”
李忠与周围的小太监皆心惊胆战,唯恐夏浩盛怒之下将他们赐死,忙不迭跪伏在地,以头触地。
“起来吧,随寡人去瞧瞧。”
“奴才遵旨。”
言罢,夏浩径直朝着金銮殿的方向而去,身后李忠与几个小宦官紧紧跟随,暗中袁天罡亦寸步不离。
……
而在金銮殿内,朝会已然开启。没有大王出席的朝会,于大夏王朝而言,尚属有史以来头一遭。
在大夏王朝的漫长历史中,即便大王有事无法参与朝会,亦会命人取消早朝。
而今日,上方的龙椅上空空如也。
而在龙椅的正后方,一道垂帘垂落,后方隐约可见一道纤细的身影安坐于凤椅之上,俯瞰着百官。
王上未临,太后垂帘听政,百官不禁一片哗然,唯有站在文官首位,身着镶边大红丝绸官袍,袍身上以金丝线绣着祥云图案的老者面带微笑。
此人正是大夏王朝的丞相王云,亦是大夏王朝境内最强世家的家主,太后之父。
夏浩得以登上王位,可说王云倾尽全力促成,否则单凭王瑶,实难有如此能耐。
王瑶见下方文武百官交头接耳,喧闹不休之状。
王瑶向贴身太监赵公公示意。
“肃静。”赵公公发出尖细的怒喝。
至此,整个金銮殿内大臣们的议论之声方才平息。
见此,赵公公稍显满意,而后展开一张绢帛,高声宣读道:“王上初登大宝,于两日前为先王守灵时,因过度伤心以致大病不起,现于乾清宫内调养,无法早朝。但王上深感大夏政事繁多,不可搁置不理,特下旨由太后垂帘听政,王相从旁辅佐,国事二人尽可协商处置。”
此言传出,百官更是交头接耳,一片哗然。
此时,文官队伍中站在王云后排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挺身而出,冷哼道:“哼!大夏立国千余载,从未有妇人听政主政。太祖曾立下祖训,大夏后宫不可干政,否则诛九族。难道太后欲违背太祖祖训乎?”
“更何况王上若身体有恙,自可歇息几日,朝会暂停即可。若王上真要太后垂帘听政,亦未见王上旨意啊。”
“莫非是有人趁王上刚登基,行忤逆之事?”
话毕,整个金銮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发言之人正是御史台御史大夫胡明熙。
几名与胡明熙私交甚笃的官员满脸皆是忧色。
这胡老头也太过刚勇了吧。
前几日先王驾崩,胡老头便欲入宫面圣,却被禁军阻拦而归。
今日在金銮殿上更是这般直言不讳,这岂不是指名道姓地指责太后与王相谋逆嘛!
果不其然,居于百官首位的王云转头瞥了胡明熙一眼,而后向后方递去一个眼神。
与此同时,龙椅后方的帘幕内亦传出轻微的咳嗽声。
龙椅一侧,手持拂尘的慈宁宫总管赵公公微微瞧了一眼身后帘幕,而后向前踏出一步,怒声喝道:“大胆胡明熙,皆言王上患病,朝政由太后与王相协商解决,你竟敢污蔑太后,你该当何罪?”
接着,文官队伍中便有一名官员走出。
“臣刑部侍郎王坤有本要奏。”
“臣以为御史大夫胡明熙不遵王命,陷害忠良,不尊太后娘娘,望太后与王相明察。”
听闻有人这般污蔑自己,胡明熙怒发冲冠,高声反驳道:“王坤,你这奸贼诬陷老夫,谁人不知你乃王家之人,王上岂能听信你一面之词。”
“臣户部侍郎吴明以为胡明熙不遵王命,污蔑太后娘娘与王相,该当死罪。”
“臣吏部侍郎杨运以为胡明熙不遵王命,污蔑太后娘娘与王相,该当死罪。“
……
一连十多人站出。
这一幕令胡明熙眼前发黑,险些昏厥倒地。
王云冷笑一声,亦走了出来。
“胡大人,一人诬陷,众多我大夏官员莫非皆是诬陷于你?”
言至此处,王云向正前方拱手道:“太后娘娘,臣建议可将御史大夫先行收押,待王上处理国事之时再作处置。”
“可!”帘幕之后,传出一道微弱之声。
金銮殿外走进两名金甲武士,径直将胡明熙架起。
胡明熙未作反抗,只是惨然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先王,您瞧见了吗?您尚未出殡,便有乱臣贼子在祸乱朝纲。”
胡明熙被强行架了出去,其悲凉的呼声渐消于金銮殿中。
这出闹剧被正赶往金銮殿的夏浩瞧得一清二楚。
不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