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一个女人的故事 > 一个女人的故事最新目录

新疆行(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晓雪与古丽的叔叔骑了一匹马,在上山途中,古丽的叔叔说帮晓雪要学会开车与骑马。晓雪总觉得他话中有话,晓雪只装糊涂没有多说什么。

山顶上,采蘑菇的游客很多,晓雪好奇,也提了个篮子,采起蘑菇。晓雪看路边上放着篮子,不懂乡俗问篮子是不是可以用一下,那位看篮子的人点头示意可以,晓雪也听不懂他说了什么,只见古丽的叔叔掏出十元钱,扔在地上的篮子里。看篮子的老爷爷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古丽的叔叔与晓雪。

古丽的叔叔一直用生硬的普通话给晓雪讲着大天池与小天池的故事。晓雪一直笑着边采蘑菇边听。

古丽好像是有意躲着晓雪与她叔叔,一连骑了好几趟马,还是不过瘾。最后把那匹马累地跑不动了,她才坐下来休息。

中午野餐时,更别有独特。古丽的叔叔不用带来的筷子,却折了个树枝,用刀子削了削当筷子。带的东西太多了,连同司机四个人,没有吃上一半,最后剩下的,全送给出租篮子的老爷爷了,老爷爷乐的笑开了脸。

吃完中饭,晓雪也懒的动,坐在古丽跟前,看着山下的天池,也不时的抬头望去远处的雪山白茫茫的一片,银光闪闪,特别耀眼。晓雪又进入遐想之中。

古丽的叔叔问晓雪:“这里美不美?”

“太美了,看着这么美的景,使我不由的想起《天山美景》那篇文章。

“你喜欢文学?”古丽叔叔笑着问。

“有一点。”晓雪说着低下了头。心想,何止是喜欢,实在是太喜欢了,只可惜自己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委屈了自己。

“以后有机会,送你去进修。”古丽叔叔揪了一根草,放在嘴里嚼着。

“哧哧,还进修呢,像我这样,连高中都没有读过,还能谈上进修。”晓雪捂着嘴苦笑着。

“噢,对不起,职业用语,习惯了,别见怪。”古丽的叔叔又扑哧一下,把嘴里嚼烂的草,吐在地上解释着。

“没有事,我也是随意说说。”晓雪说着想《天山的美景》的作者是谁,那篇文写的真是太美了——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象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紫,无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不用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你最心爱的鲜花。

晓雪还想给那篇文章加点什么,只是能力有限,思索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一句优美的句子。

“回吧,我累了。”古丽道。

“再坚持一下,等太阳落山的时候,让晓雪看看雪山的美景。”古丽的叔叔看了看晓雪道。

“走吧,别看了,出来一天了,不看了,这景已经够美了,我已陶醉了。”晓雪说着站起来,抬头看天空飞过的小鸟。

“不,不,难得有这分心情,还是看了再回吧。”古丽叔叔笑道。

山上的游客越来越少,出租篮子的老爷爷也收起篮子吭着曲子下山了,牧马人也收起了马鞍,吆喝着马回家了。

夕阳西下,天山上空的云通红通,真是火烧云。雪山的山顶上也被云染成了通红,红光闪闪,光芒万丈,给人的那种感觉好像是佛光普照。不过乌鲁木齐少数民族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不知他们对这特别的光芒有何感想?

车徐徐开下山,颠簸了好长时间,晓雪与古丽在车上还睡了一觉。到市区后,被古丽的叔叔喊醒了。

古丽的叔叔好兴致,非请古丽与晓雪吃夜市。乌鲁木齐少数民族的小吃摊更有特色,光那羊肉串,比别的城市大好多,晓雪不吃羊肉自然也吃不下去羊肉串,只是吃了几串烤鱼,乌鲁木齐的烤鱼也不同别的城市,他们都是先把鱼油炸出来,等顾客吃时,在放到炉子上烤一烤,撒点调料,味道更好,有的也是现炸现卖。

吃完夜市,回到家里,已是凌晨二点多了,古丽的母亲一直很担心古丽与晓雪,没有休息,一直在看电视。不过乌鲁木齐的天黑的比较晚,凌晨二点多,古丽的叔叔说,也不算晚。坐在沙发上,也没有要走的意思,却在计划带晓雪与古丽去吐鲁番的葡萄园玩,还想去南疆。晓雪一直闹不明白,古丽的叔叔为什么不回家,看他年龄也不小了,也应该是有个家与正常的工作的人,晓雪去已经十多天了,他好像一直闲着。古丽从来不提他叔叔的事,只夸他叔叔的人特好。晓雪也觉得她叔叔的人不错,真的很实在,心细很会照顾人。每次笑时都是嘿嘿裂嘴大笑,从不掩饰自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