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害怕自己会步鲜卑人的后尘,怕世代祖先存留下的财富被侵入者掠走,更怕丢却宝贵的性命。
然而,他们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他们迅速发现,进城之后,中原人的兵马非但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冲进家中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反倒主动维持起秩序,捕获了不少想趁混乱打家劫舍的恶人。他们还取出军资资助了不少城里的穷苦百姓。
对于无人防守,囤积入山财宝的皇宫,他们亦是毫无觊觎之心。在中原将领指挥下,中原士卒在皇宫四门贴上了封条,并派遣专人看护,不得任何人闯入。
此外,每日清晨,中原人还会派出翻译官四处喊话,告诉城中百济百姓不要害怕,神圣华夏帝国的军队是善良的军队,是带来和平的军队,只要不予帝国为敌,帝国的卫士不会危及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百济人暗暗嘲讽,既是带来和平与安定的军队那么之前为什么要屠杀鲜卑人呢?
那位翻译官似是听到了他的心声,解释道:帝国不会滥杀无辜。之前,帝国大军之所以给鲜卑人灭顶之灾,是因为鲜卑人屡屡与帝国为敌,数十年来多次扣帝国边关,屠戮、掳掠了十数万帝国百姓。血债终要用血来偿,帝国是为了报仇雪恨,才对鲜卑人采用血腥政策。与之相对的,百济与帝国往日无仇近日无冤, 帝国绝对不会像对待鲜卑那样对待百济。
听到这番话,百济百姓悬着的心放下了不少。再结合这几日帝国卫士亲善的举动,部分胆大的百济人开始敞开家门,与街上会说百济话的帝国翻译官有所交流。
透过翻译官友善的、彬彬有礼的、亲和的言语,他们愈发相信眼下这这中原大军对他们而言是无害的,且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足够的庇佑。
百济百姓们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越来越多的百姓走上街头,如战前一般做生意、采买食物,城内诸事井然有序的恢复了起来。
与于禁顺利攻占百济截然相反的,徐晃攻打新罗的战役受到了新罗百姓顽强抵抗。
他与于禁同时出海,只不过于禁是在东莱登船,乘坐北海舰队的战船,而徐晃则是在寿春出发,搭乘的则是文聘所辖长江水师的大船。
由于江船不似海船那么坚固、耐浪,文聘的战船便没有深入大海,而是一路沿着海岸线将徐晃送到了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