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星野之尘 > 星野之尘最新目录

第1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夕阳之光穿过怀国南域大山林,巡视着人间领地,揽群山入怀,层林尽染。

晚风吹过老旧山林里的小镇牌坊。“回龙镇”三个落魄的古字与夕阳交相辉映。一个是夕阳残照,一个是英雄易老,都被岁月磨平了棱角,难以互诉衷肠。斑驳中留下了时间的印记,等待着被历史记起。

按照山里的规矩,天黑之前镇里的人家需要闭门闭户,天黑了就要对这山中世界闭上眼睛和嘴巴。

这个规矩延续了几千年,白天留给人间,晚上留给山中莫须有的神灵。弱者无所谓,活着便好;强者无所畏,强者愈强,规则愈弱。挑战规则的人在传说里已经有了答案,于是出头的椽子先烂成了祖训。

牛二的铁匠铺开在牌坊旁最显眼的位置上。从名字上看,他应该是一个憨厚的老实人,更别说还有个打铁的职业。这两个标签打上,就像脑门上地刻上无形的“可靠”二字。

这是这个世界认识普通人的最快的方式,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因为这些人本身就不重要。

人生实苦,自渡都且难渡,除了圣人谁又会去想着去普度这些芸芸众生。但是这个世界已经几千年没有了圣人。在这个各国互相征伐的年代,拼命让自己活下去才是这个时代的底层民众最深刻的主题。

牛二的铁匠铺总是傍晚第一个打烊,早上最后一个开门。但没有人说他懒,因为他有健硕的肌肉和体格,因为他是铁匠,他还叫牛二。世界上的牛二都是勤劳的,何况他还是个铁匠。至于他为什么如此,谁又会真正关心呢。

他看了看天色,准备收摊。却见镇子外面尘土飞扬,马蹄声与嘶鸣共起。待尘埃落定,是一群大刀金马的体面人。衣中见富贵,不是官制的衣服,倒像是一群人间富贵翁。

师兄说看人先看眼而后观其神,这句话牛二很久才明白,以前他乞讨时,看他的人都是一种眼神,看不看都一样,直到他开了铁匠铺,眼神的种类变的多了,才真正了解师兄的意思。想来师兄也是见过很多种人的。

眼前这群人彪悍精干,杀气上身,眼中有神,刀上有技,应该都是练家子。牛二暗暗吐槽一声:“这又是什么鸟过来拉屎了?”

领头的是个虬形大汉,浓眉大眼,胡须高翘,骑一匹烈焰宝马,打的是性烈如火的标签。 只那大汉缰绳一勒,烈焰宝马前蹄悬空,嘶鸣声响彻天地,在回龙镇牌坊前生生停下来。真是“不是悬崖亦勒马,惊了人家”。

虬形大汉身后一位斯文人模样清秀,白发白衣,袖里藏扇,手中执鞭,腰胯一匹白龙马。人至中年,风流不减,可惜身至深山人未识,出了这片深山,江湖上任谁见了白衣秀士郭弼的名号都不得不说一句,久仰大名。

两人旁边一位道人,背负阴阳太极剑,身着青色云缕衣,须发长生,一副高道模样,让人见之忘俗。

三人身后一位锦衣小厮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牛二跟前,礼貌地问道,“小哥,敢问回龙镇的镇衙在哪?”

太复杂的事他牛二是懒得想的,打铁之外的事还是师兄在行些。此刻急着收摊,回山中照顾师兄,无意与那小厮纠缠,冷冷地朝那青石板街指了指道:“这条街一直走,过个三五里就到了。”

那小厮大概也知道在这儿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得了消息便转身回禀,谢谢都懒得说,仿佛问路就是恩赐。

“你们二人把守在此,不得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那虬形大汉命令道。

“喏,都尉大人!”传来的是两位小厮带着杀气的回声。

一队人呼啸着挥鞭策马朝镇衙急奔而去,急促的马蹄将青石街踏得咚咚作响。晚归的行人在道上一哄而散,像是被驱逐的主人,不知客之善恶。

“来者何人?前方已是回龙镇衙,请下马行走。”一名年轻的卫兵手拿长矛拦住了急行的一行人。

一位小厮停马出列,喝道:“速速让开!昭南侯府办事,让你家大人前来觐见,若是违令,定教尔等领教我侯府威严。”

年轻的卫士是土生土长的回龙镇人,虽然是出身山中的蛮民,但平日里也没少听大人的教化,在他短暂而浅薄的人生里,镇守大人是他唯一的崇拜。

此刻他浑身是胆,只因心中有火,是以敢于在来势汹汹的一群人前面,横枪阻拦。他不是没有听说过侯府,却从未领教过侯府的权势。在他年轻的生命里,这大山里的野兽才是他需要抗争的强权。所以无知才能无畏,至少对普通人来说如此。

“礼不可废,你们堂堂侯府的人却不知道吗?”那年轻卫士硬气地回道。

同在值守的卫兵,知道这小子又在犯浑,单手扶额,赶忙溜将出去找卫队长。卫队长闻讯急忙差人去请自家大人。

卫队长是镇抚使大人的心腹,是经历过风浪的,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笑着屈身问候道“原来是侯府的大人屈身至此,怠慢了,且随我进来。”

“可还需下马?”那侯府小厮语气中还带着残存的火气,不依不饶道。

按怀国的官制:一域之地设五郡,一郡十城,一城十二镇,合阴阳五行天地之数。军政分开,政务由各郡守操持。南域五个郡的众军务归昭南侯朱昭和统御,由此可见昭南侯之权势。

这一队人马本是昭南侯府的府兵,平日里虽然骄纵,却还是有侯府的规矩管着。出了侯府凭着侯府的身份和招牌,呼风唤雨,玩得比谁都花。这一路行来昭示威权屡试不爽,不曾想在这穷山僻壤的回龙镇,在一个小小卫兵上碰了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

领头的都尉姓宋,原是东边的宋国人,兵家弟子,因性情暴烈说不得几句话就与同僚动手,因而不见用于大宋朝廷,西行来怀国,经历的人情冷暖自是非常人可比,在落魄之间练就了一副铁打的心肠,细腻的心思。幸被昭南侯收留在府中,训练府兵,还给了个都尉的高职,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涯,世上的知遇之恩莫过于此。

侯府水面之下的事,能让他亲自出手不多了,能让侯爷亲自下令的事自然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