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系统在手,满朝堂谁能跟我斗 > 系统在手,满朝堂谁能跟我斗最新目录

第9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十艘大船,顺着江流而下,速度极快,几乎只是一天的时间,便已经进入了河南道。

河南道府城渡口。

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此停靠,无数船工搬运货物。

漕运之利,自北向南,往返皆通。

皆是靠林寒当初力排众议,倾尽半数国力,大力开凿的京南大运河。

贯通南北,直接将天京与最为富庶的江南贯通。

不仅大大缩短了货物来往的历程,还将本来只是小道的漕运带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漕运的赋税,如今每年可达上千万两白银了。

哗哗。

十艘巨船缓缓行至河南道渡口。

为首的是一艘最为庞大的五牙大舰,桅杆高耸,帆布皆下。

停靠在岸边。

李明志带着一大批人走到码头上,与前来迎接他们的官员见面。

河南道漕运使方志和上前笑道:“侍郎大人一路奔波,辛苦了。”

李明志一边安排自己带来的美婢侍妾下船,一边大笑道:

“欸,方大人这是哪里的话,为国家办事嘛,不辛苦。”

方志和看着那一个个娇美可人的女子,目露精光,“走走走,我在迎风楼摆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多谢方大人美意了。”

众官员跟在二人身后。

李明志凑近方志和耳边,耳边低声道:

“方大人可曾安排好了?”

“李大人放心,此次我方家都安排好了。”方志和浅笑道。

随即两人勾肩搭背,笑着往城中而去。

甲板之上。

一袋袋粮食被取下,靠在船舱周围。

入夜,码头封禁,只有官船灯火依旧照耀着大船。

“动作快点,都给我搬走。”方家二子方志远指挥着家族的人快速将粮食搬下船。

数百人齐齐出动,岸边堆满了一车车货物,与船上的粮食袋子一模一样。

这里面都是方家精心准备的糙米,用来替换船上的精米的。

在大景,一斤精米往往可换两斤糙米。

但是这几年汉王推行袁氏稻,精米产量大大上升,以往百姓们食用的糙米已经是不多见了。

唯有那些大家族的粮仓中,还堆积着如山一般,卖不出去的陈年糙米。

以往赈灾,精米稀少,主要靠的是糙米。

幸好袁氏稻兴起,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想到今天,还能看见这精米换糙米的逆天操作。

翌日清晨。

李明志在方志和的陪同下,醉醺醺地从码头上船。

整理好衣衫后,这才进入豪华的船舱高处,继续搂着一众娼妓入睡。

十艘大船继续开拔,浩浩荡荡的向江北而去。

但是船的吃水都少了一些。

船上二万石的精米,已经有一万石被换成了糙米,顺便还少了十万两白银。

此后几天,船队陆陆续续地经过多个渡口,皆是停留下来一晚。

偷梁换柱,各大世家手段尽出,将用来赈灾的粮食银两陆续贪墨。

等到大船从汉江道出发之后,李明志这才晕晕乎乎地起身。

他赶走娼妓,从金丝床上起身,取出一个账本,一点一点的比对着。

“方家,一万石精米换八千石糙米,收十万两白银,返两万两。”

“郑家,一万石精米换七千石糙米。收八万两白银,返一万四千两。”

“韩家,两万石白面换两万石黄面,收十万两白银,返两万两。”

“刘家,一万石白面换一万石黄面,收五万两白银,返八千两。”

“秦家,两万石黄面换两万石麸糠……”

???

麸糠?

李明志瞬间酒醒,这精米换糙米,白面换黄面已经是各大世家商量出的最好的结果了。

怎么这秦家还将黄面给我换成麸糠了?

难道要本侍郎当着江北道百姓的面说这麸糠是朝廷派下来的赈灾粮吗?

他惊怒不已,气得将账本扔在地上,大骂这些人不厚道!

当即派人将船上的秦家主事叫来质问。

很快秦家主事进屋,谄笑道:“不是李大人将在下叫来,所为何事?”

“何事?”李明志大怒,“你说什么事?不是说好了一律为糙米黄面吗?”

“你们连黄面都贪?居然都给我换成了牲口吃的麸糠!”

面对怒气冲天的李明志,秦家主事笑道:

“大人何必惊慌,难道您忘了,当初林寒赈灾山西道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了吗?”

李明志听闻,细细回想。

三年前山西道大旱,两年时间,一滴雨都没下,数千里之地,寸草不生,将近四百万百姓遭灾。

吃光了树皮草根,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吃了,甚至发生了易子而食的惨案!

当时林寒负责赈灾,手中只有十万石粮,他果断将粮食全部换成了麸糠。

足足四十万石,一应分发下去。

解决了当时的灾情。

后来,百官弹劾,说汉王贪赃枉法,视百姓如猪狗。

当时林寒只说了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灾民还算是人吗?行将饿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只要能活着,别说是麸糠,就算是树皮,草根,灾民们都吃完了。”

“本王用十万石的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