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黑白道行 > 黑白道行最新目录

第一卷 千里追款困山城第一章 轻信无良黑中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秋高气爽,浩瀚的蓝天中漂浮着片片白云,翻卷升腾随风而行,时而如浪似涛,时而风起云涌,万里晴空任云卷云飞,不断地变换着千姿百态的形状,湛蓝的天空点缀着白絮团团,犹如草原上一群群牧羊在撒欢奔跑。

下午,斜挂在偏西上空的秋阳余威不减,依然晒的路面发烫,远处的公路上热气腾腾耀眼刺目,晃得人眼晕疲困。

北上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着一辆淡蓝色的丰田小轿车,后车窗半开着,从窗口吹进来呼呼作响的风声虽然噪的让人不得心静,可是让风驱赶着车里的闷热,施弘觉还是感到自然风比空调冷气舒服点,起码不发闷。此人是绿州市经贸总公司下属三产企业恒远实业开发公司总经理,人到中年体态发福,所以有些怕热。

“赵工呀,你说这次能成吗?”坐在后排右边的他,还是有点不放心的问坐在他前边副驾驶座位上的工程师赵伟。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电话里侯主任说的很有把握,咱去看看就知道了。”小赵回过头去回答着他的问话。

“可我怎么总觉得不踏实,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儿,为什么还要拿出来给别人干呢?”他似乎很难理解这样的事情。

“嗨,我说你就别再想那么多啦,现在沿海一带改革开放地区搞的可活了,什么三来一补、贴牌生产、来料加工已经成了热门生意,这种方式很普遍,互惠互利嘛,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小赵笑呵呵地说。

司机小勇接过话头说:“施总,你没听说‘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这也是时代潮流,报纸上整天说追赶这个大潮是一代人的历史使命,连我们开车的都知道,这有什么不对劲的?”

“是呀,改革开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可要是都去经商了,这工厂谁来当工人造产品?农民的地谁来种,吃什么、喝什么。”他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了,忧虑地说:“真是世道变了,令人莫不着头脑了,咱还是骑驴看账本,走着仔细瞧吧。”

这会儿,他这个见识多广的领导反倒成了不开窍的老古董了,小赵不理解地问他:“我说,施老板今儿个你是怎么了?该不会是想打退堂鼓了吧?”

“那倒不是,人我都来了怎么会呢。”他解释说:“这叫代沟,我这年龄的人呀,和你们年轻人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这第一呢,是人的经历多了,自然脑子里打问号就多了,第二呢,年龄越大就胆子越小,何况对开发项目是个外行呢。”

“嗨,没有内行外行之分,你没见街上许多破产关门的工厂扒了围墙建房开商店,倒腾这倒腾那的,五花八门干什么的都有,难道都是内行?这经商就是能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太吸引人了,还有谁不想干呢?”

“这我知道,从形势上来说,现在不是项目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胆子够大不够大的问题,过去谁吃老鳖,没人吃,因为太腥气,只是中医郎中用来给病人做药引子才用的,可现在怎么样?王八翻身卖天价了,为什么呢?因为时代不同了呗。”

“车班小王他老家的一个亲戚,家里养了几只老鳖,生产鳖精都两年了,村里的人说人都成鳖精了,那几只老鳖还没用完呢。人家可是真逮住了个好项目,小本钱挣大钱。”小勇笑着说。

“咦,你别说,这回咱要是谈成了,可是不扎本就能挣钱呢。”小赵高兴地说。

“嗯,但愿如此吧。”说罢这句话,施弘觉就不再说什么了,闭目养神,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一年前。

这几年全国正处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经商浪潮的高峰期,也是国家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时刻,社会各行各业搞经济的迅猛势头风起云涌,各类经济实体犹如雨后春笋此起彼伏,方兴未艾。

一提起搞公司发展经济,人们就兴奋异常,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津津乐道。社会上流传着十亿人民九亿商的形容,因为全国已经大规模形成了经商热,无论企业、学校、集体、个体都在大搞经商活动,甚至一些政府机构也开发三产搞起了经营。一时间冒出来的各类商业贸易、信息中介、技术开发、来料加工、科技发展、实业公司等经济实体遍地都是,有个笑话说:“深圳一座楼上掉下来一块广告牌,砸住了十个人里就有九个总经理,剩那一个还是个总经理助理。”这就是说流通领域已经过热太膨胀了,成了商人泛滥的年代,国家也已经开始了治理整顿。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总公司领导班子受社会的影响,头脑一热就接二连三地新成立了十几个非国有性质的小公司,也想从最后的双轨制中分一杯羹。成立之初也确实见到了效益,利用熟悉的业务渠道做一些计划内转计划外的买卖,利用自有的土地和闲置资产搞点租赁经营等,目的是想为职工谋点福利。

施弘觉是总公司的一位副总,兼任着这个注册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业开发公司总经理,由于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运行后效益还不错。然而他清楚,靠主业赚钱的效应是擦政策边缘打球,将深受政策变换的制肘,并不牢靠,而且是有时间性的,一旦双轨制完成历史使命向单轨制并轨,这种赚钱的生意随之就会终结了,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因此,从长远之计看,就必须在利用主业的同时,着手开拓新的业务经营渠道,也就是先把一条腿站稳了,用另一条腿去试着趟新路子,这就叫做借主业优势铺垫发展的基础,开发出新的经营业务为企业发展谋求新的出路,这样才可以保持企业持续生存发展下去。

根据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和环境政策,为了长期持续发展,施弘觉他们制定了这个才成立不久的实业开发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应该逐步摆脱与本公司的同业竞争,因此除了主业经营外,还要搞一些技术开发,公司先后和几个科技开发公司还有台商接触过,都没有选到合适的项目。最近看到《经济日报》的一则来料加工信息,挺感兴趣,就让开发部进行了联系,此去就是谈项目去的,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一路上他心里都觉得不是很踏实。

“老板,快到了。”小赵扭头喊醒了睡眼惺忪的施弘觉,递过去一支烟,“吸支烟提提神吧。”

实业公司里有几个跟他过来的老部下爱和他开玩笑,公共诚喊他经理、领导,私下里都称他为老板或者在酒桌上叫他大哥,他经常说什么老板呀,那都是扯淡,咱们不都是打工的?叫大哥才是真的,因为年龄这东西是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