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西太平洋战争 > 西太平洋战争最新目录

第四节美军演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部作战指挥大厅,战区司令海军四星上将坐在自己的指挥位子上。这个位于指挥大厅中央的一个足有二十平方米的最高指挥员专属区域共四个座位,分别是战区司令员、参谋长及协助他们工作的秘书。大厅的四面墙上分别是空、海、陆三军和天、网军的战况显示大屏幕。各军种的参谋人员面向大屏幕,背向中央指挥区。中央指挥区的面积巨大,指挥员可以轻松地转动环顾四周。参谋人员根据中央指挥区的指令切换显示屏幕上的信息,或全局、或局部、或是某个战场阵位的放大画面。这种设置是美军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场信息化战争的经验总结,是最有利进行网络中心战的信息化战争的指挥部设置模式。这样的设置模式可以给最高指挥员提供最全面,详实和实时的信息,使指挥员掌握战场的真实情况,乃至整个战争的全面,真实情况。便于他及时地指挥、协调各军种,各部队作战。这样的设置使得部队的作战能力倍增,它使信息真正成为了战场上的武器。

太平洋战区司令在自己的位子上就坐后发出了命令:“太平洋战区所属各部队,全面攻击中国、阻止他们在台海用兵、登陆台湾的兵棋演练及实兵演练开展。”

美国天军司令命令:“准备全面攻击中国在正常使用的低轨道侦察卫星和通讯中继卫星。”

位于美国本土的天军指挥大厅内的各作战人员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在电脑的键盘开始飞快的点击起来。靠近北极的阿拉斯加、太平洋东海岸的洛杉矶、大西洋海岸诺福克以及太平洋中间的夏威夷等处部署的大型高能激光基地全面开始运行。位于美国本土之上太空中的侦察卫星,中继通讯卫星和飞越美国本土的侦察卫星全部都处在这四座拥有五万公里射程的大型高能激光的攻击区内。位于西半球的大型预警雷达,对太空的搜索、跟踪雷达将我国位于西半球或将要飞越西半球的各种卫星轨道及相关的全部参数都详细无漏的传输给了高能激光站。激光站的中心电脑自动对各个目标进行攻击参数的解算,排出自己的攻击顺序。做好了发射高能激光的准备。

太平洋战区司令部作战指挥大厅中的天军区域是美国天军负责西太平洋及东亚、东南亚地区太空战的主要力量。他们从接到太空攻击的命令后就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操作自己面前的那台电脑中。坐在第一、二排的五十名美国天军人员是专职负责对中国布署于西太平洋区域的各种低轨道侦察卫星进行攻击作战的。其中又按照卫星不同的侦察手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光学照相卫星,红外探测卫星归并为成像侦察组,将电磁频谱探测和电子窃听归并在电磁侦察组。这些侦察卫星都是高精密的电子设备组成,美军采取的攻击办法就是发射微型卫星,让其寄生在被确定为攻击卫星的体表等待命令。这些微型小卫星就是一个电磁发射装置,按到无线电指令它会自动开机,发射并不太强的宽频电磁波,对被攻击星进行干扰,因距离太近所以干扰效果也特别高,基本上让被攻击星不能正常工作,失去作用。专业术语把这种现象称为致盲。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产生大量的太空垃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