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总算盼星星盼月亮第六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陈得宝。本来没什么文化的两人为了生孩子在大城市流浪,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干部追查到自己,在城市里东躲西藏,居无定所,又没有找到养活自己的稳定工作,只能偶尔出来找一些做苦力的工作养活自己和妻子两人。现在孩子生下来后,两夫妻一商量,决定回老家生活。
虽说老家也挣不到什么钱,但起码可以靠种庄稼,吃的菜也可以自己种实现自给自足,不用为没钱买米而犯愁。不用过饥一餐,饱一顿风餐露宿的生活。老婆生下这个孩子已经面黄肌瘦,急需补充营养。自己为了待奉老婆过月子,已经有几天没出去打零工了,他只有趁老婆睡着时,去捡点废品换菜钱,回老家老娘可以帮忙待奉老婆月子,自己可以安心地打工挣钱。
回到老家后,计划生育干部找上门,武玉娇心甘情愿地随着计划生育干部去做了结扎手术。并写下了一万元的超生罚款欠条。那时候的一万元对于农村人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万元户在整个乡镇都是凤毛麟角。因为大城市职工工资一个月也就五六百元。
回到老家又没有房子,一家人挤在爷爷奶奶的老土砖房子里,从小没跟父母生活很久的姐妹总算体验了一段时间父母的宠爱。但几姐妹都知道,有什么好吃的应该优先给弟弟吃。有好玩的应该先让弟弟玩,弟弟哭了永远是姐姐们的错。
一段时间后,家中艰苦的生活难以为继,因为一大家人吃用都可以自给自足。种的几亩田留了口粮后,剩余的卖了交了公粮就所剩无几了,生活捉襟见肘。不管是生活在城市或农村,但不可能不花钱能过活,比如孩子们读书的学费,买布料做衣服的布料费和工钱。父母一商量,像很多农村家庭一样,父亲去城市建筑工地打工,挣钱贴补家用,母亲和爷爷奶奶在家种着一亩三分地,并抚养着六姐弟。
自从父亲去建筑工地打工后,陈大凤姐妹相继进入小学学习,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虽然苦点,但父母依然东拼西凑地供姐妹几人完成了小学学业。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陈大凤也慢慢长大。他深知家里的情况,所以从小就很懂事,不仅帮忙做家务,还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陈大凤迈着沉重的步伐,踏入了初中的校园。她的心情如同这阴沉的天空一般,压抑而沉重。就在她入学前不久,父亲在工地受伤,摔断了脊椎,从此一卧不起。工地赔了十八万一次性了结了此次事故。十八万在当时的农村算得上一笔巨款,但这笔钱是以父亲长期无法劳作,成为一个废人换来的,长期卧床还要人侍奉。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艰难。
家中的经济状况虽然暂时缓解了,母亲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生活重担。她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只为了能让家人过上温饱的生活。而陈大凤也深知家庭的困境,她默默地努力着,希望能为父母分担一些压力。
母亲继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爷爷奶奶年龄也逐年增大,长年的辛苦劳作,一些老年疾病也随之而来,那时农村还没有医疗保险,因病返贫时有发生。爷爷奶奶就父亲一个独苗,父亲的伤残赔偿金在医院这个吞金巨兽的面前,很快捉襟见肘。当家中的钱花完了,还借了些外债后,也没有挽救回二位老人的生命,二位老人相继因病去世。当父母借债把两位老人送走后,家中已经是债台高筑,负债累累了。
在家是老大的陈大凤读完初一第一学期寒假。正在家做寒假作业的陈大凤被父亲叫到床前。
“大凤,你今年十三岁了吧!你看家中的情况我就不多说了。我跟你妈商量了好久,希望你明年不要读书,妈妈找了村里的陈金枝妈妈,跟她妈讲好了,明年让她家金枝过了年带你去广东打工贴补家用。爸爸跟你说声对不起!爸爸也很想供你读书,但家里实在供应不起。”父亲靠在床头轻声地说道。
“爸,我知道!你想让我放弃学习。但我还是想读书,因为我读书是我家成绩最好的,我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是全校前一名。我对我考上一所好大学有很大信心。”陈大凤眼泪汪汪哭诉着说道。
“大凤,我和你妈都觉得,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刚大学毕业,没工作两年,就找个男朋友嫁了,有了孩子后就在家相夫教子。没几年就把学的知识忘记在家庭琐事中了。你看陈金枝家,陈金枝十五岁就借别人的身份证去广东打工。她每个月把打工的钱寄回家帮补家用,没几年她家在村里盖起了楼房了。”陈父满脸羡慕地继续劝说道。
“爸,那陈金枝是读书读不进,成绩很差才辍学的。而我读书成绩又好,我又喜欢读书。所以我想继续读书。”陈大凤辩解道。
“我也想供你读书,但你看我们家拿什么供你读吗?你作为老大,难道要妹妹们放弃学习,供你上学吗!你有这么高了,可以借别人身份证出去打工了,妹妹们不读书,借别人身份证去打工都没人敢要,因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未成年。不是有句古话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父亲无奈地喝斥道。
陈大凤听完父亲的话,泪流满面。她知道家里的情况艰难,也明白自己肩负着家庭的责任。
尽管心中万般不舍,她还是含着泪默默地点了点头。
春节过后,陈大凤跟着陈金枝去了广东东莞长安镇,进了一个台资企业裕隆玩具厂。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那时候的广东,到处是招女工的,因为很多厂是手工活,女孩子比男孩子心细一些,又比男孩子好管理,所以很多厂招工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比如裕隆玩具厂一万多名女工,只有一千多名男工,男女比例是十比一。多数男工就是做些搬运,保安灬等辅助性工种。所以女孩子招工没那么严,陈大凤借的身份证相片明显不符,但招工人事专员随口问了一下,身份证相片怎么跟本人有明显差别。
陈大凤早在出门时陈金枝就教给他怎么说了。回答道:“照片是十六岁第一次办身份证时照的,现在十九岁了,这三年人长瘦了点。”人事专员其实心知肚明,笑了笑留下了她的招工简历。
都说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但广东对于打工者来说,就不是那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