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一月十四号早晨六点半钟,两辆吉普车离开山城公安局,朝龙华堡驶去,第一辆汽车的副驾驶上坐着王萍,车后座上坐了两个人,他们是李云帆和史可染;第二辆汽车的副驾驶上坐着卞一鸣,后面坐着陈皓和李子荣。
两辆汽车的车后座上还有一些行李。
七点半钟左右,车子到了龙华堡,孟书记正站在桥头等候。
昨天下午,李云帆打电话到黑河大队大队部,接电话的是房会计,现在,房会计已经是大队书记,孟书记在三年前调到龙华公社担任副书记,李云帆又打了一个电话到龙华公社,和孟书记通上了电话。说好第二天早晨七点半钟左右在桥头见面。
双方握手、互致问候之后,直奔主题:
史可染从包里面拿出一幅画像,展开来,递给孟书记。
“孟书记,这是‘69——11。12’案无名女尸的模拟画像,你仔细看看,有没有印象?”李云帆道。
孟书记接过画像,认真端详了一会。
“怎么样?”
“没有印象——一点印象都没有。”
孟书记将画像递给了史可染:“走,我跟你们到黑河走一趟。”
“等一下。我们先在龙华堡找两个人。”
“哪两个人?”
“一个是夏晓筠,一个是荣家茶叶铺的马掌柜。”
荣家的茶叶铺已于一九七零年春停掉了,茶叶是一种奢侈品,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衰败,以农副产品为支柱的小商小业渐渐难以为继,有的被公家没收了,有的干脆关门歇业。马掌柜后来分到龙华堡东方红供销合作社做了一名营业员。
东方红供销合作社在龙华堡主干道的中段。
供销社的门已经开了,一位三十几岁的中年妇女正在下门板。
孟书记走了过去:“这位大嫂,马德全来了吗?”
中年妇女抬起头朝南面指了指,孟书记和同志们朝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打北边走过来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先生,脑袋中央光秃秃的,没有一根头发,脑袋两边有一些稀稀拉拉的头发,上身穿一件对襟布扣棉袄,下身穿一条大腰棉裤,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孟书记迎了上去,马德全认出了孟书记,紧走几步。
孟书记说明来意,马德全朝斜对面的面条店指了指,孟书记带着同志们走了过去。
“有什么要问的,你们就问吧!”双方坐定之后,马德全道。
陈皓掏出一包香烟,抖出几支,卞一鸣掏出打火机把所有人的香烟都点上了。
李云帆让史可染把画像拿出来给马德全看看。
马德全看完画像摇了摇头:“没有一点影子。”
“马掌柜,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二号,荣子豪离开茶叶铺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我指的是身体,也包括精神状态。”
“很好啊!没啥子问题。我中午在一味斋叫了几个菜,还在隔壁拿了一坛子文登女儿红,是大少爷要的。”
“大少爷每次来都喝酒吗?”
“不,大少爷很少喝酒。”
“马掌柜,您接着说。吃过饭以后呢?”
“吃过饭以后,大少爷还在铺子后面睡了半个时辰,走的时候是两点钟左右,我担心大少爷口渴,还在船舱里放了一壶水。”
“荣子豪平时身体怎么样?”
“没看出有啥子毛病。”
“您在荣家的茶叶铺干了多长时间?”
“荣老爷在世的时候,我就在荣家的茶叶铺做了。”
“那么,在黑河寨和龙华堡,有没有人家和荣家有矛盾?”
“没有。要有,那也是解放以前的事了。”
“解放以前,有什么事情?”
“这孟书记也知道,不就是荣家和车家的那档子陈年旧事吗?”
“都有哪些陈年旧事呢?”
“先是车家回绝了荣家人的提亲,臊了荣家人的脸,车家的二小姐——就是现在的荣老太太,和荣家堂好上了,可两家门不当户不对,车怀水死活不同意;后来荣家一下子就发了,势力越来越大,车家这才勉强同意车二小姐和荣家堂的婚事,再后来,荣老爷做了黑河寨的寨首。本来车怀水是准备把寨首之位交给儿子车之国的,没想到那一年的龙舟赛,车大少爷突然溺水身亡,荣家在县里面有人,寨首的位子就跑到了荣老爷的屁股底下去了,车家做了几代寨首。自从丢了寨首之位,车家一天不如一天,车荣两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差,虽然是亲戚,但几乎不来往。”
“我们听说,荣子豪和车大少爷溺水身亡的情形一模一样,这里面有什么蹊跷呢?”
“这两件事情,但谁也说不好。”
“那么,人们私下有没有什么议论呢?”
“有人说,荣大少爷的死,是报应。别的就不好说了,再说,两个从水里面捞上来的时候,身上都是干干净净的。”
“为什么说是报应呢?”
“这——”
“老人家,您不要有什么顾虑,您在这儿说就在这儿了。我们是不会跟任何人说的。”
“对,马掌柜,有话就说出来,不要烂在肚子里。”孟书记道。
“我在荣家堂手下做茶叶铺掌柜的时候,老爷还在县城和省城开了一个药铺,荣家就是因为这档子生意才发起来的。”
“药铺?”
“虽然开的是药铺,但做的好像不是药材生意。”
“哪是什么生意呢?”
“听别人私下里说,做药材生意,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做的是烟土生意,还有其它东西,说不好。”
李云帆本来只是想了解一下荣子豪溺水身亡之前的情况,没想到无意之中触及到了荣家的历史,这些历史是不是“69——11。12”案的背景呢?
孟书记从马德全的口中打听到了夏晓筠家的地址:桃花坞,夫家姓姚,丈夫是生产队会计。
桃花坞,同志们太熟悉了,车三姑的家就在桃花坞。
同志们赶到桃花坞的时候,乡亲们正在桃树林里修剪桃树枝。
他们找到夏晓筠。
夏晓筠提供的情况和霍先生提供的情况大同小异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