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调??教?大隋 > ?调??教?大隋最新目录

第一百零二章 种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精耕细作的话,只怕收成还是不能够尽如人意。另外风调雨顺也很重要,旱涝之下,颗粒无收并非不可能。”

“你们说的都对,可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秦风语重心长道:“种子!”

“什么样的种子结什么样的果,种子的好坏对于整个大隋来说都是重中之重,可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民间百姓自发培育种子,这很不好。”

初春的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秦风看着坐在下面的两个学生,突然有一种又回到了后世的恍惚。

“子玉兄,你的意思是,这种子的培育应该由朝廷来做?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了?”

“一点也不。”秦风郑重道:“民间的资源弱小,而且财力有限,普通百姓为了生计奔波,哪有财力和时间进行培育和试验?”

“但朝廷不一样,那些闲官已经不知养了多少,如今再多一些也不打紧。更何况但凡有一点收获,就比如培育出一种新的粮种,能在原本的基础上,提高亩产一斗,这便是大功。你们想想,一亩多一斗,看似微不足道,可整个大隋能多多少粮食?”

“更别说山林之中还有多少像辣椒这样有大用,但还未被人们发现的东西,若是能够都找出来,功劳只怕不亚于攻破南陈,你们以为呢?”

说到这,秦风毫不犹豫地指派杨广道:“阿英,你查找资料方便,回去之后不妨去查一查,从有史料的记录以来,我中原地区各朝代的粮食亩产是多少,还有粮种的进化过程,甚至你还可以找一找什么东西是我们现在有,而古代没有的。找到之后和玄成好好交流一下,再写一篇文章上来。”

“在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而且这些数据不会作假,更不会如那些饱学鸿儒一般,夸夸其谈什么农为国本,它们只会实打实的告诉你,秦时,亩产多少,汉时亩产又是多少,而到了现在,亩产又是多少。”

“当你们真正明白这些以后,就会发现,以农为本绝对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已,而是无数人苦心孤诣,可能一辈子,甚至几代人努力才能钻研出来的一点东西。但就是这一点点的东西,在汇聚起来之后,才养活了大隋数千万百姓。”

“今日便讲到这里,你们先去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