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带着淘宝穿成七零女配 > 带着淘宝穿成七零女配最新目录

分卷阅读1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率,二百五十元以兑换二点五元。方还有两个按钮,继续兑换按钮和退按钮。

苏慢简直是大跌眼镜,把兑换须知又看了一遍,没错,二百比一的兑换率,简直是太不划算,为了避免误点,她赶紧点击退按钮,关闭页面。

两块五在这个世界以买五斤大米,二百五十元在淘宝上以买一百斤大米,她是多想不开才会换成纸币!还是留着买东西用比较好。

要是她在这个年代想成为万元,她的账里要有二百万,才兑换成一万元,她无论如何都卖不掉二百万的东西。

也就是说,苏慢以通过买卖东西混个温饱,想要在这个年代成为有钱人不太。

她花一百五十元购买了五十斤大米,剩一百元放在账里随时用,只是刚收到货,淘宝又灰屏了。已经两次灰屏,苏慢觉得这大概是限制使用,不过她不急,肯定还会再次恢复功。不过苏慢还没有摸清楚限制使用的规律。

她把大米倒腾到家的蛇皮袋里,把原来的包装烧掉,藏在炕和墙壁之间,上面搁上棉被。

忙乎完这些,已经到中午,苏慢蒸了锅米饭,菜就做萝卜干炒咸肉,暖­‎‌黄‎­色­​‌的萝卜干吸足了油,劲道、脆又爽有嚼劲,咸肉肉香溢,油而不腻,是一道饭菜。

苏向东和苏向南两个半大小子各吃了两碗米饭,连糖包都吃了满满一小碗。看着他吃得香,苏慢这个投喂员特别有成就感。

吃过午饭,苏向南去上学,苏向东去开会,苏慢带着糖包休息,到午两三点钟,她才带着糖包去留地种玉米。

连身体不好的老人都要去开会,只有苏慢这个带伤人员留在家里,除此之外就是糖包这小的孩子。路上苏慢基本没碰到人,她观察别人家的留地,一部分人家的玉米已经种上,一部分人家大概是因为生产队的玉米还没种,再加上整天开会,没什紧迫感,还没种上,种得越晚等刮风雨倒伏越厉害。

苏慢刨坑,糖包撒种,一分地很快种完,到傍晚的时候,苏向东和苏向南又提水浇了一遍。

种玉米的时间整整拖后了二十天,廖红规估摸着时间耽误得差不多,才放社员去生产。社员紧赶慢赶,用了三天时间,总算把玉米都种完。苏建党一点时间都没耽搁,组织了十个有建筑经验的社员来修葺旧庙。

所需的木料和瓦片都是生产队,社员知道修补旧庙是给苏慢他几个孩子住,也有公分拿,对这项额外的活计也没怨言。

苏慢被社员的淳朴打动,准备这两天管他吃饭。一大早社员开工之后,她让糖包在家附近挖蚯蚓,摘野菜,己准备去趟县城,先去黑市买肉票再去买猪肉。发之前,她先看了看淘宝,惊喜地发现淘宝又以用了,她赶紧买了两斤猪肉,一共是六十元。账里本来有一百元,还剩十元。

之后,苏

慢去附近做粉条的人家花五毛钱买了一小捆粉条,回到家,把粉条和木耳泡上就去了旧庙。

旧庙里很热闹,苏建党带着人在处检查,有人在修屋顶,有人在修门。

“大家伙中午在我家吃,玉米饼子和猪肉粉条加茄子土豆乱炖,肉不多,大家别嫌弃。”苏慢笑着说。

一听说有肉,只有逢年过节才吃上猪肉的社员眼睛都亮了,有社员说:“不用,大侄女,别忙乎了,我回家吃。”

苏慢知道他只是客气一,即便是给人家修新房也是要给工钱还要管饭,她笑着说:“管顿饭应该的,就是我家碗不够,得麻烦大家回趟家拿饭盒跟筷子。”

这话一说完,笑声一片,眼看着社员干劲更足。

苏远山本来不在修旧庙的队伍里,主动到这边来干活,有人问他:“听说你家树林订那媳妇给五百块钱彩礼呢?”

苏慢一听这话题她感兴趣,本来想赶紧回去做饭,就留来不远不近地站着,竖起小耳朵听。

得起彩礼钱,这本来是件骄傲的事,苏远山并不想聊这个话题,只说:“是啊。”

那人接着问:“听说姑娘是城里的,把你家树林弄钢铁厂去?”

苏远山:“是啊。”

有人解释说:“姑娘家条件好,不得多要点彩礼钱。”

众人一阵羡慕,接着换了一个人问:“你家咋那有钱啊,又那多彩礼又要盖房,大家都是庄稼人,你也没额外进项。”

苏慢也很好奇,为啥她大伯手头那宽裕呢?

苏远山有些不耐烦:“孩子他妈的娘家给的。”

“你媳妇娘家也不富裕吧,家里好几个兄弟呢,舍得给外嫁的闺女钱?”有人质疑。

说来说去,苏远山也没对为啥手头有钱拿个有说服力的说法。话题又转换到:“你家那三间大瓦房还有东西厢房够住吧,咋让你侄子侄女住茅草屋?茅草屋扛不住雨,咋还要住这破庙?”

苏远山脸上挂不住,脸色变得黑红黑红,把责任甩到王麦穗和苏老成身上,阴着脸说:“我家是二老做主。”朝看看,看锯木头那缺个人手,远离这群人去锯木头。

身后有人继续说

:“那也没有你这样当大伯的,这要是寒山回来,看到闺女子受罪,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苏远山本意是树立个爱护侄子侄女的好形象,没想到大家拿这件事来说,让他特别没面子,后悔来这帮忙,又不好甩袖子走人,只咬牙坚持。

第16章 搬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