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翌日,清晨。
安平市委一号办公楼,三楼,市委书记办公室。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新任市委书记秦正阳,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审阅着秘书刚送来的一沓文件。
他年近五十,面容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颇有儒将之风。
但那双镜片后的眼睛,却锐利如鹰,偶尔闪过的精光,足以让任何心怀鬼胎的下属不寒而栗。
文件一封封地翻过,都是些歌功颂德的汇报和无关痛痒的简报。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这就是安平,一个表面上平静如水,水面下却盘根错节、暗流汹涌的“独立王国”。
他空降于此,如同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至今未能激起半点涟漪。
“书记,这是从您公开工作邮箱里整理出的部分群众来信。”
秘书小张轻手轻脚地送上另一份文件夹。
秦正阳“嗯”了一声,随手翻开。
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和经年累月的上访老调。
他看得意兴阑珊,直到一封标题与众不同的邮件,攫住了他的目光。
《关于优化我市干部队伍建设,打破发展瓶颈的几点不成熟建议》
他眉毛一挑,来了点兴趣。
没有看内容,他先看了一眼发件人——“江东朴民”。
一个典型的、不想暴露身份的匿名者。
他开始看正文,起初还只是随意浏览,但越看,他坐得越直,眉头也皱得越紧。
信中的分析,句句都打在他的“痛点”上。
里面提到的“干部思想僵化”、“发展瓶颈”,正是他这几天调研后得出的结论。
这封信的作者,仿佛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将他想说却还没来得及说的话,全都系统地写了出来。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群众能写出来的东西!
当看到那段关于“官商勾结”的论述,以及最后那个“不经意”间抛出的、关于组织部宋德海和地产商高建瓴的“传闻”时——
秦正阳的手指,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极有韵律地,轻轻敲击起来。
嗒。
嗒。
嗒。
办公室里,只剩下这令人心悸的敲击声。
他将这封不足千字的邮件,反复看了三遍。
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一丝猎人发现猎物时的兴奋与寒意。
他要的“突破口”,来了!
而且,对方递“刀”的方式,是如此的聪明,如此的“体面”。
查,师出有名;不查,他这个市委书记的改革决心,就成了一句空话。
“小张。”
他停下敲击,声音平静无波。
“书记,您吩咐。”秘书立刻上前。
“通知市纪委的李书记,让他十分钟后到我这里来一趟。”
“是。”
“另外,立刻通知所有市委常委,下午三点,召开临时常委会。议题就一个——”
秦正阳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加强我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秘书心中一凛,他知道,要有大事发生了。
与此同时,市政府办公楼,综合科。
办公室里一派祥和,同事们正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八卦着昨晚那场“世纪订婚宴”。
“哎,你们是没看到,那排场!宋文博真是下了血本了!”
“那算什么,你没看他戴的那块表?欧米茄!我查了,得好几万!他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
“嘘!小声点!人家爹是宋部长,能一样吗?”
在一片或羡慕或嫉妒的议论声中,楚云飞像个与世隔绝的透明人。
他正拿着一块抹布,一丝不苟地擦拭着自己的办公桌,然后是文件柜,最后还给窗台上的那盆吊兰浇了水。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这世上,再没有比打扫卫生更重要的事情。
没人注意到,在他低头擦拭文件柜的铁皮拉手时,耳朵,却微微动了一下,将所有人的议论,都分毫不差地收了进去。
山雨欲来,而山中的人,却还在酣睡。
下午三点,市委常委会议室。
气氛,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寻常的凝重。
秦正阳坐在主位上,面沉似水。
他没有说任何开场白,只是示意秘书将一份文件发给在座的每一位常委。
那正是楚云飞发出的、打印成稿的匿名邮件。
常委们人手一份,或快速浏览,或戴上老花镜仔细研读。
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当所有人都看得差不多了,秦正阳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同志们,这份‘建议’,大家都看过了。我不想说那些官话套话,我就想问一句,信里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安平市,存不存在?”
一片死寂。
一位分管农业的老常委试图打圆场。
“秦书记,我觉得……这种匿名信,内容捕风捉影,真实性有待考证。我们不能因为一封来路不明的信,就……”
“我没说它一定真实!”
秦正阳立刻打断了他,语气陡然变得凌厉。
“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群众为什么不写别人,偏偏写他宋德海?为什么不提别的商人,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