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成年后的剧情 > 成年后的剧情最新目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苏芒显然比她大方,她热情的朝赵大奔打招呼,并上演了一整套狂喜,激动,兴奋等等老友相逢戏的必备镜头,展现了奥斯卡级别的演技,没一会儿功夫,苏芒已经成功的让她的男伴相信,赵大奔是自己最好的闺蜜,在深圳最亲的人。

赵大奔当时并不明白苏芒的意图,后来才想通,苏芒这是利用赵大奔正当职业的身份,树立自己在男人心目中背景干净的形象。别忘了绿茶婊和其他婊最大的不同,绿茶需要看上去很清纯。

赵大奔之所以没有当众让苏芒下不来台,是因为在那一次“塑料姐妹花”的表演中,赵大奔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

在苏芒的夸张吹捧下,男伴盛赞赵大奔:“想不到赵小姐年纪轻轻已经这么能干,正好我们公司要搞一个大型巡回路演,不知道赵小姐有没有空帮我们策划一下?”

赵大奔单手一挥,勾住了苏芒的脖子,只差没跟苏芒脸贴脸的搂在一起,满脸堆笑的说:“我最好闺蜜的男朋友的忙,当然要帮了!”

从此赵大奔每一次听说苏芒换新男朋友,权当她一锄头下去替自己又挖出了一座金矿。因为她得出一个重大总结:与其被这些小婊子们碾压,不如利用她们赚钱!平时没事的时候赵大奔对苏芒虚情假意爱搭不理,关键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势利和热情。赵大奔打电话给苏芒:“哎呀,我们俩还分谁跟谁,当然是我去找你们啦!当然我请你们吃饭啦!呀,你的土豪叔叔不喜欢吃辣啊?没关系呀,我们今天吃粤菜......”

车子停在了粤菜馆前,赵大奔手指不利索的抠开化妆镜,照了照脸,再一次找我确认:“我的脸上不会就写着‘失恋’两个字吧?”

“写着‘被男人甩’四个字!”

“你到底是哪边的?”

赵大奔每次见苏芒都像是要上战场一样,必须装备齐全,弹药满膛。

“两边我也不站!你们的事我可不掺和。”我扶着方向盘,一副要赶赵大奔下车的架势。

“什么意思?你要携车潜逃?”

“正有此意。”

我将赵大奔推出车外,关上车门,锁住车门。后视镜里的赵大奔越来越小,她原地跺脚,振臂高呼:“记得下午两点回来接我!”

2,有一种生态,叫“长得漂亮,人在深圳”

我把车开进了一个城中村,一家传媒公司的采编小王正在村头等着我。

我们并肩走在村民们建来出租的楼房之间。这些自建楼装修简陋,楼与楼之间相隔紧密,十层以内基本不透阳光,楼里是一个一个狭小而便宜的单间。住在这里的人通常都是附近工厂的打工仔;刚来深圳打拼的毕业生;以及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家庭。

小王一边走一边说:“这次的任务非常简单,简直是一道送分题,我们到了这边,拍几张社区老人载歌载舞的照片,然后回去写一篇稿子,描写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父母来到深圳,愉快的晚年生活,传播社会正能量!”

我一路走一路看,小王热心的介绍:“你看,这个城中村设施还是挺健全的!有幼儿园,虽然不是很大,但已经满足了这里的儿童,还有小学呢,别看外面的装修不怎么样,但是教学质量应该还是可以的。哇!这个篮球场就了不起了!我家小区里都没有篮球场呢!”

我把墨镜往下一拉,看了看那个篮球场,篮球架全面褪皮,地面铺的是水泥,看起来跟《越狱》里围着铁丝网的劳改放风场差不多。

我说:“还是直接去老人活动中心吧!”

来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最不济就是那种一栋老房子里的第一层楼,里面隔开几个小间,这个间里可以学画画,那个间里可以学唱歌,偶尔有一两个学生模样的义工,坐在老人们中间踩着一架老式钢琴,嘴里不时的“咿呀咿呀”......

结果,竟然是一个只有顶棚,空无一物,连四墙都没有的像茅房一样的地方。我刚到的时候一直问路人“老人活动中心”在哪儿?他们说,在这里。我环顾四周,在哪?他们说,在这里。我再一次环顾四周,在哪?

路人不耐烦了,在这里!

终于,被我看到这个“茅房”旁边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用红色的油漆歪歪扭扭地刷了几个大字:老人活动中心!

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住着拐杖坐在棚内冰冷的石头凳上,相互也不聊天,毫无生气的呆滞的盯着空气中某一个定点发呆。

小王说:“你看!环境多好?四面通透,鸟语花香!”

他一说完,果然有一群鸟从棚外的树杈上被惊动一般“呼啦啦”的飞了出来,老人们手中的拐杖立刻扬了起来,做出驱赶的架势。因为没有墙,小鸟们随时都可能飞进棚内抛屎撒尿。

我脑子有点疼,问小王:“这里有广场吗?”

“广场嘛......”小王为难了起来,“离这里一公里左右有一个商场,那里有广场,但是都停满了车,本来那个篮球场是用来健身娱乐用的,这不,也要修成停车场了嘛!”

“前段时间有个博主拍了一张老人和年轻人共抢一个篮球场的照片,引爆网络,是不是这里发生的事?”

“是啊!你看,你不说我还忘了,就是这些老人呀,不懂事,占用篮球场跳广场舞,所以改建停车场了,这回两边都争不了了!多好!”

我忍无可忍的讥讽他:“你还觉得这主意挺值得拍手叫好的是吗?!”

他反过来教育我:“是啊,凡事多看到好的一面,多看到正能量的一面嘛!”

我特么真想问他,他对“正能量”到底什么误解?

我和小王坐在小学附近等学校放学,等到了11点左右,终于遇到了成堆的来接孩子放学的老人们。

他们比石头凳上的老人年轻一些,精神饱满一些。小王举起相机狂拍了一通,欣慰的说:“你看,你可以这么写,老人最愉快的晚年生活,其实是抱上孙子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