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喊,道“时辰到,停笔。”
众人悉数停笔,神色严峻,险些哀嚎。
但却仍旧都是恭敬有礼的退了出去。
待答卷收好,只见道仁帝拿着一份手不释卷的看了又看,很是稀罕。
令阅卷官先看其他的,足见那卷子很合今上的心意。
金科状元的名讳,已经呼之欲出……
弘治十二年三月甲戌(1499年4月24日),皇上御奉天殿,策试礼部会试中式三百人。
制曰:朕惟自古圣帝明王之致治,其法非止一端,而孔子答颜渊问,为邦但以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为言说者,谓之四代礼乐然,则帝王致治之法……
礼乐二者足以尽之乎,宋儒欧阳氏有言,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
当时道学大儒称为古今不易之至论,今以其言考之,上下数千余年,致治之迹,具在可举而论之乎。
夫三代而上,无容议矣,汉高帝尝命叔孙通定礼乐,负鲁两生不至,谓礼乐积德百年而后兴。
厥后三国分裂,其臣有诸葛亮者,而世儒乃或以礼乐有兴,或以庶几礼乐许之,盖通与亮之为人,固不能无优劣,要之于礼乐,能兴与否,亦尚有可议者乎。
我国家自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创业,圣圣相承百有余年,礼乐之制作,以时以人宜无不备矣,然而治效之隆未尽复古,岂世道之升降不能无异耶,抑合一之实,犹有所未至耶。
朕祗承丕绪,夙夜惓惓欲弘礼乐之化,益隆先烈而未悉其道,子诸生其援据经史,参酌古今,具陈之,朕将亲览焉……
这段话来源于网络,因为书友们订阅也是需要花银子的,这些便都加入了文后小计,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