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血染大秦 > 血染大秦最新目录

第一二六回 招摇过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秦武穆六年秋十月初上,大秦,咸阳城内。/top/排行榜

此刻的咸阳城内,早已是人流如织,摩肩擦掌,是好不热闹,而道路两旁,来回驰道之间,诸京畿虎贲之士,身着冷艳铠甲,手执长缨剑器,往来巡逻于整个咸阳城内。

近日,就是那大秦国第一次的科举了。他们虽然还不是大秦国里那镇压四方的诸路远征军,更不是那大名鼎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骁骑校,然而,他们确是守护这咸阳城京师重地的御林羽卫。

他们亦是重大秦国全国各地里精挑细选而出的好儿郎,此时,呆在这御林军中,受那最严格的训练,只要他们合格受满训三年之后,他们就能被收入各入远征军中,而追随于各路将军开始东征西讨。

而若是让他们入得各入远征军,再于军中勇猛善战,立得大功后,他们就有可能被挑中入选那顶顶有名的骁骑校中,随侍于秦王身侧。

入骁骑营,是他们的梦想,更是整个大秦国里所有年青儿郎们的梦想之地。

那里,是荣誉的象征,是攻无不故,战无不胜的信念,更是那大秦国里千千万万个子民们的精神归宿。

因为他们知道,在那里,带领着整个骁骑营的,确是那位,大秦国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战功赫赫于世的大秦武穆王。

所以,即使是他们还只是负责守护于外围的京畿御林军羽卫,他们仍然是一丝不苟,而兢兢业业,因为他们都有一个那遥远的梦想。

================================================早在数月之前,秦王李显于虎牢关外大胜关外九路诸侯而归来之后,李显就搬下了昭书,于金秋十月以广开天门,开科以取士。

定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博学鸿词,通译,商律十三科。

定《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定《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为四书,设《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开民齐要》《杂经》为诸杂科。

诸般经义要论,皆从这六经四书四杂科里选取,待得昭德殿中殿试高中之后,由秦王李显于承阳殿前钦定新科状元,榜眼,探花郎,并诸般恩科进士贡生。

这是国策,更是李显早就于登基之日就定下的,好在这一次能入选得这殿试的,不是李显命那李丰之长子李傲于国子监中代为培养出来的诸多年青士子,就是那些于朝中已经处官多年的人物。这些个各地官员,一直以来,他们上任为事,皆是靠着一些有名望有财力势力之辈举荐而上位的。

他们要么就是通读了一本策赋论,要么干脆就是靠着点经验,在任上无所作为,对于这等有德无才,或者干脆是无才亦无德之辈,李显自然是想着要把他们一撸到底的。

只是可惜的是,这些官员当中,有九成以上,皆是前代武昭王李思留下来的,一时半会之间,李显还赶不走这些人。

对于这其中的蛀虫之辈,李显已经忍了他们六年,如今,在这一次开科取士之后,有能力者上位,无能力者,便是你再有德行,再有名望,李显亦是会把他给拉下马来。

一地父母官,整日只知虚枯生事,而碌碌无为,豪无建树,不为百姓做事,这等样人,要之又有何用?

所谓有才无德不得用,有德无才不重用,有才有德定重用。大概也就是这么个道理了。

当然,这一次算是有史以来最为宏大的一次开科取士,其中不光是秦国本地诸多官员,以及秦王李显自家培养的诸多士子,也包括一些以前就隐居于各地的有真才实学之辈,以及那些诸多一直以来就与李显作对的诸多士家大族中的优秀子嗣们。

大秦国,在秦之武穆王李显的带领下,如今已经是霸绝于世,成为这天下第一诸侯国,待得那三年五月之后,秦国,必将凌绝于关东九路诸侯之上,再无之一。

大秦国国势如此,这些曾经选择隐居于各地的有才学之辈,各大士族当中的优秀子弟们,自然是纷纷的乘着这一次秦国开科取士中以求能入主于朝政之中。

甚至于,有传闻,此次秦国开科取士,于周边诸路诸侯国当中,亦是有那士子长途跋涉而来,走过千山万水,不远万里而来。

实在是,这天下间,除了秦国,又何曾听过有哪一路诸侯国里会收取平民子弟者为官的。

这些平民子弟们,有着如此一个能一步登天的好机会,他们又如何肯放弃,便是前头有那刀山火海,他们亦是会咬牙奋不顾身的跳下去,何况于只是行千百里路而已。

漫步在咸阳城头,此时的李显,亦是如那些士子们一般,头戴四方平定青濮帜,身着青衣对袖衫,腰佩书生剑,脚踏四方步,正缓慢而四处踏走。

然而,看得此刻的李显一脸的逍遥书生模样,与其身后的诸位朝中阁老们,此刻确是变成了一脸的苦瓜脸了。

此刻,跟在李显身后的有那中书门下左右平章事吕不韦,百里奚二人,又有那枢密院正副使,李斯,蒙恬二人,还有那门下令,尚书令,陆准,孔慎诸人。

此刻,这十来人,再加上几十个侍卫,就这般大摇大摆的穿着一票书生袍而出,其中的吸引人眼球的程度,那当真无与伦比的。

实在是这书生袍,对于这个时代里诸多人都是穿那种宽服对襟长袍的士子们来说,这轻便,飘逸,洒脱而又充满轻灵的生袍,实在是太具有吸引力了。(想不出什么效果的,建议去参考电影龙门飞甲里面陈坤那烧包的外披黑披风,里面书生袍的造型,请不要把许仙那搓把子的书生造型对号入座成书生服。。那太伤人心了,太对不起书生这两个飘逸的字眼了,谢谢。。。。)这十数人当中,李显居先,长身孤傲,霸气绝伦,龙骧虎步之间,每一个动作,却都带着无形的威严,仿佛,那走过来的,并不是一个人,而就是一只下山猛虎,搅海的苍龙。

而李显身后,那中书门下左右平章事吕不韦,百里奚二人,此二人,一个长须飘飘,道貌岸然,直若有如那仙家神眷般,而另一人,虽年青些,然其中亦是英姿博发,器宇宣昂,更兼得此二人,此刻已经算是大秦国名至实归的左右丞相,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这其中的风采,此刻,亦怎能不让人心折。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