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土豪罗曼史 > 土豪罗曼史最新目录

第一三六章 筹措路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二歪对母亲改嫁的事儿,有苦难言。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都是管不了的事儿。”金龙安慰他。

“可是,你不能找刘黑子啊。他和刘铁头是堂兄弟,我妈岂不成了铁棍的嫂子了,以后见面怎么称呼。”

刘黑子可不知道二歪和金龙的难处,他看金龙和二歪在一起,凑了上来。“两位老弟,我在家吃不上,喝不上,投奔你们来了,给我找个饭碗就行。”

刘黑子丛衣袋里出一张信纸,交给金龙。“这是赵支书开的证明,你们看看。”

金龙接过一看,果然是赵柱子歪歪斜斜的字迹。内容和当年给金龙开的一模一样,还加盖了公章。

刘黑子道:“赵支书说了,当年你们几个拿着他开的证明,走遍全国有饭吃。让我拿着这个证明给曹总,说你一定给面子,给我找个活儿干。”

金龙打起了官腔:“我考虑一下,和几个经理研究研究通知你。”

丽丽道:“人家大老远从家里来了,你们就给人家安排个差事儿干不久行了。”

金龙道:“你懂个屁,当年就是因为这个刘黑子,让我们受了很多罪。这么容易给他安排工作,太便宜这些无赖了。”

赵柱子送来了证明,琉璃想走,肖春花不让:“过了年关再走,有福不在忙,没福跑断肠。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着急上火出容易叉子。”

琉璃怕伤母亲的心,不敢拒绝。他想,何支书也没有抓住现行,一时半会也不敢拿他们怎样。这一拖,给几个孬儿蛋从容商量去哪儿的时间。他们几个嘀咕几天后决定,不去石家庄,直接去京城,过了年凑足盘缠就走。

兰封人至今把春节叫年关或年下。老人们说:“年关年关,富人过年,穷人过关。”这句话正应了琉璃目前的处境。马上要年下了,别人都在买肉买酒买菜,琉璃他们几家四处筹盘缠。农村人结婚都在春节前这几天,平时很少有人结婚办喜事。事儿一扎堆儿难题就来了。从进正月开始,琉璃父母开始筹钱随份子。村里一个堂哥结婚,家里花四块钱买了一个缎子被面,又用5块钱买了一个印有大红牡丹的确良床单。新媳妇娶到家,叔婶还要以长辈的身份受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新郎新娘拜完天地之后,对来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要行磕头大礼,从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婶舅舅舅妈一直到男方的同学朋友,都要一一磕拜。当然,前来受头的亲戚朋友不能白受,必须给磕头礼,就是给红包。磕头礼数目按照血缘关系和感情厚薄定,当长辈儿多的掏10块,叔叔婶婶的5块2块1块的都有。一般的亲戚两块钱。除非有人在外地工作吃商品粮的人,才能掏出十块几十块以上的大数目。琉璃堂哥结婚肖春花一人5块钱磕头礼,加上买的礼品,已经把家里攒的一年鸡蛋钱用完了。

这事儿没有过三天,琉璃的大姨肖春梅来了。她大儿子黄建设从部队回来探亲,半月假,想在腊月二十六把婚结了。肖春花手里没有钱,就一个劲的劝她姐:“孩子回来半个月,谁都没有见到就着急结婚干啥,不如到明年再说。”

肖春梅说:“今年我刚好喂个猪,连办事儿带过年都有了,能省不少钱,要不然,单办喜事儿可要不少钱,从哪儿弄啊。”

肖春花说这个外甥儿当兵五六年,我都没有见过一面,印象中还是当兵走的时候的样子,一个毛头孩子,没个大人样儿,就结婚成家,又在外地当兵,这能过日子吗?

肖春花心里在想,节前随礼花光了一年攒的鸡蛋钱,节后还要给儿子筹盘缠,现在能省一分是一分,少随一份儿礼就够盘缠了。

肖春梅说你事儿多,老三。你外甥在外当兵几年亲戚走动的少,孩子在部队工作忙,双方定婚都是看的照片,没有时间回家相亲,你还挑啥礼啊?

肖春花谄媚的拉住大姐说:“我不是挑礼,我是想让你别犯糊涂。这外甥当兵在外,还不知道以后啥样子哪,你就这样给他结婚成家,这不是等于拿个绳子栓住他了。万一当了官儿,后悔药可没有卖的。”

肖春梅说:“没有办法。人的命天注定。该吃啥馍都是一定的,谁也别想改变命。”

肖春花一听大姐话里有话,就不住的追问,大姨这才说了实话。

琉璃大姨哥黄建设当兵在新疆核试验基地下属的一个部队,在沙漠边上,远在天边的地方。先坐火车再坐汽车最后骑马走几天才能到。建设当兵五年没有回过家,没有回来探家路远只是一个理由,更主要的是,他想在部队干出个名堂,提个干部或者转个志愿兵啥的才回家,他是抱定决心不回兰封县吃红薯片面做的窝窝头了。那种面做的窝窝头实在难吃,牙咬似铁,嚼着似蜡,吃到肚里就变成酸水的食品,许多人至今想起来就直犯胃酸。部队提干从当兵第二年就可以了,就看你的本事和造化,有的人当兵10个月就提了干,有的当了10年兵却还是个兵。转志愿兵必须是当五年的老兵才符合条件,且大多是技术兵,开车的司机做饭的炊事员或者修枪修炮的军械员等都狠容易,如果只是在连队当兵想转个志愿兵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实情况。

那个年代当十年八年的老兵多的是,大部分是四川、广西、河南的农村兵。他们一直在部队干,就是为了等机会提干转志愿兵,也有一部分是为熬年头回家乡安排工作。有的省市规定,除了部队干部、志愿兵回家安排工作外,当兵八年以上的老兵民政局也给安排工作。黄建设当三年兵还是个新兵,提干希望渺茫,只盼着到年头能转个志愿兵。看到连队那些等得眼睛恶狼一样发绿光的老兵们,又老实又文盲的黄建设无计可施。刚当兵时家里让他回家订婚找对象,他心高气傲谁都看不上,眼看有了前途就要退伍回家,能做的就是趁穿着军装赶紧找个对象安个家。

媒人就给他介绍一个民办教师,因为路太遥远双方父母拿着照片定了婚。刚订婚不到一个月,一个意想不到的好事儿从天而降,正好打在黄建设头上。团政治处杨主任是江苏人,就是那个“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曲情”的地方。主任的父母早亡,是大姐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拉扯大,后来又送他当兵。去年,杨主任的大姐因病去世,留下一小女儿待字闺中。大姐临终托孤把女儿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要他带到部队,让自己的外甥女当个兵什么的,最差也得在部队找个对象成个家。杨主任不敢怠慢,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