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李香君,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苏州人氏。与马湘兰、顾横波、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柳如是、陈圆圆称为“秦淮八艳”。因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的时候,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她歌喉圆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
候家到侯方域这代已是三代为官,其父侯恂因识拔左良玉,左良玉成为关东安危大将后,而侯恂的仕途亦很得意,步步高升,到了崇祯九年,东林健者文震孟被排挤罢相以后,温体仁羽毛已丰,职掌度支的侯恂乃为温体仁唆使言官奏劾糜饷,被捕下狱,直到崇祯十四年方始出狱。
在侯恂被囚五年中,侯方域南下金陵,原因是在应乡试。从此结识了当时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
后世描写侯方域跟李香君的初次见面,一见倾心时的场景有许多,全是风花雪月,可我要说的是侯方域跟李香君是有人故意撮合认识的,侯方域顺水推舟,大家肯定不信。
这就要说道另一个人物,就是在《桃花扇》剧情里面往往出现的恶人角色阮大铖,前面章回里说过阮大铖的人物介绍,那么阮大铖在《桃花扇》里面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恶人,这里就要说一下阮大铖此人在崇祯时在做什么。
大家都知道阮大铖出身东林党,曾是东林一员,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头功,此时的阮大铖也是一位热血青年,“战斗力”不比江南“四公子”差,因此名列东林骨干,在《东林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大家可已想象阮大铖的火力有多么地猛了,可是东林内部不是铁板一块,还分为好几个帮会,就说天启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给事中出缺,东林大佬左光斗通知阮大铖来京递补。唉呀,正当阮大铖信心十足,千里迢迢赶去北京时,而同为东林党赵南星、高攀龙、杨链等一伙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这个到手的山芋被别人先一步顶替了,阮大铖赶到京城后气得直跳脚,就加入了东林党内部的争斗,本来按资历递补也应该轮到吏科的阮大铖。此事被阉党魏忠贤知道了,就挑拨东林内部的争斗,有意拉拢阮大铖,结果阮大铖正在气头上,不知是计,不过此时的阮大铖计不计的无所谓,按阮大铖此人的性情,谁给好处就帮谁,既然东林容不下,何必强求,在魏忠贤的帮助下让阮大铖遂得偿心愿。
好哇,你阮大铖倒向阉党,这还了得,东林成员直接把火力对准了上任不到一个月的阮大铖,这下苦逼了,很明显是阉党拉出阮大铖挡东林的火力,成了两头不讨好。面对昔日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如今成了死敌,阮大铖落荒而逃,回归乡里。
阮大铖跟钱谦益、杨维垣、温体仁、马士英这些人不同,此人虽有点才气,却做事无底线,故而评论说:大铖为人反复,固然不足道,然所以臭名昭著者,盖反出东林而已。而查其与光斗辈差池,亦不过反复得保身(光斗未得保身)而已。然而其反复之故,东林中人又有六七分责任。故曰:大铖为人偏激而猾。故观大铖,可知东林之七分,还有三分,则留待迂人也。这个评论很中肯,事出有因,有其果,必有其因。
阮大城在受到复社清流发起的《留都防乱公揭》的讨伐之后,被迫移居城南牛首山之祖堂寺,闭门谢客,以吟诗、作剧自娱“每夕与钾客饮,以三鼓为节,客倦罢去,阮挑灯作传奇,达旦不寐,以为常”回归乡里后,阮大铖成立了一个戏班,创作了许多的戏剧,要创作戏剧就要结交广泛,在放意归田的一段时间里,如史可法、文震孟、张岱、范景文等一批名士,皆曾是软大铖游宴倡和的人。这也成就了阮大铖为明末戏曲家和文学家。
阮家班在当时的南京可谓是风骚一时,声名震动江南,所作传奇戏曲有《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忠孝环》、《桃花笑》、《井中盟》、《狮子赚》、《赐恩环》、《老门生》等10种。特别创作了《双金榜》中以戏中人,分别影射东林,东厂和自己。为自己进行无罪地辩解,再三表白自己的清白。
说了这么多的阮大铖,想必大家更了解,在明朝这样的等级观念里面,唱戏的没地位,跟唱戏一样没地位的就数青楼了,阮大铖招募戏班里面的戏子大多来自青楼,李香君名气这么大,阮大铖当然要为阮家班蹭热度的,就好比后世的娱乐圈,而明朝的娱乐圈没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动不动就喊“老师”。这里就又要说道另一个人物李贞丽也是秦淮名妓,李香君的义母,古称老鸨,李贞丽与复社文人多来往,尤与“四公子”之一的陈贞慧亲密,同是“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为侯方域介绍陈贞慧成了莫逆。
这一天,秦淮河畔热闹非凡,人头涌动,是因为今日媚香楼名动秦淮的李香君梳拢之日,什么是梳拢,就是第一次接客伴宿,有这样的好事,怎么能错过,四面八方赶来的文人才子,名士墨客,财主富商云集在一起,更有许多的狂生棒场,可大都的老百姓就是图个热闹,看个八卦,小商小贩多一处能挣钱的地儿,陈贞慧就约了侯方域一起参加自己的相好李贞丽的干女李香君梳拢盛况。
这样的梳拢当然是要比拼的,李香君就一个,而要得到的不下百位,最常见的就比诗赋书画,谁写的好就进入下一轮,评判书画诗词的评选官可不是一般人物,不然不服众,这不,这一次请到了”画中九友之一“的杨文骢。时任华亭县教谕,背后靠山可是妻兄马士英,杨文骢个人最大的名气还是诗书画三绝,杨文骢的画名比诗名更盛,吴梅村作《画中九友》诗,他是其中之一,可想在文坛的名气。
在《桃花扇》中,描写侯方域跟李香君是一见倾心,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其实不然,这里面有许多的弯弯绕,前面说道,侯方域是官二代,个人才华并不出众,可有个好爹,此时好爹虽身在狱中,在朝廷多反复来看,隐隐有复出的苗头,东林党也有一家独大的趋势,这里面又有陈贞慧的有意撮合,还有杨文骢故意放水牵线,最后侯方域为李香君梳拢。
这样的热闹怎么少得了阮大铖,梳拢是要银子的,而且还是一大笔银子,非富即贵拿不出来,当时阮大铖虽被罢官,退出了党争,还弄了个戏班子,可曾是魏党,被复社文人所鄙,此时的阮大铖想跟东林党和好,我都这样了,什么也没有了,穷的只剩下钱了,你们还死纠着不放吗,就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