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迷途在1643 > 迷途在1643最新目录

第一百 三十三章 降反之间(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虎”,袁彭年为“虎头”。“言非虎党不发,事非虎党不成,星岩道上,遂成虎市”。

大明坏就坏在这些人手中,官位不高,能量不小,却是墙头草。要说这种官员,在崇祯、弘光、隆武时期,包括现在的永历,多如牛毛,降清后随佟养甲、李成栋至广东。任广东学政署布政使。

袁彭年来到广东后,官场也不顺理,布政使还是学政署的布政使,而不是一省布政,这差别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就暗中劝李成栋叛乱。起先没有想着要反正投永历,而是叛乱,乱着、乱着事变大了就变成了反正。随着江西提督金声桓、副将王得仁反清归明的消息传来时,李成栋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反正易帜。

此时的永历朝正兵败如山倒,一路在逃亡途中,听说李成栋反正了,立马开出高位,朱由榔授李成栋惠国公,又封李成栋之子李元允锦衣卫指挥使,杜永和为伯爵,袁彭年为左都御史。

在波澜壮阔、血肉横飞的明、清交替之际,不管李成栋的反正与金声恒、王得仁一起在南明,重新成为明朝的“忠臣义士”,而且蹈死不顾,死而后已,还被永历帝亲口谥“忠武”二字,赠太傅、宁夏王。黎城在《江南周报》上就说道:“这些人逃不掉扬州十日八十万、嘉定十万冤魂的控诉。黎城连永历也不认可,对这些反复之人死后更不认可。”这一篇社论,有黄宗曦亲自操刀,连带马士英、阮大铖也一起骂了个遍,王德发明白黄宗曦最恨的人是阮大铖,所以也就当着没看见,反正都是一丘之貉。

就是这一篇社论黄宗曦骂的太狠,被永历朝视为黎城不可信,窃国南京另立,为大明乱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