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识的面孔,是不是长得太像某个电影明星呢,或者是长得太像某个主持人呢,他努力地在脑海里搜索着,可是怎么也没有答案。
说实话,方维仁绕球场跑道慢跑一圈,是不合情理的了。那一刻,水电系队替补席的包括领队、教练、全体队员都忘情的欢呼在一起了,他应该加入这个队列欢呼才对。那么,他这一跑,就是潜意识在驱使着他,他要看看东看台传来的带给他无穷力量的欢呼声有着怎样的一种魔力。在每次死球或是在失球往已方半场高速奔跑的时候,他的目光都要往东看台的那个地方张望,不过,那只是“跑马观花”的望。
而这次,球赛结束了,他可以把“跑马观花”改成了“走马观花”了。因此,当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他脑海里涌起的时候,他就是“停马观花”了。
他这一停不要紧,一停就正好与对方的目光四目相对,那是一次电光火石般的碰撞,直把对方的头碰的来埋了下去。他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赶紧埋头系了系那本就不松不紧的鞋带,然后大步跑回……
水电系队夺冠后,校团委奖了一千元的奖金,并在学校食堂为水电系队举行庆功会。说是庆功会,也说是联谊会,学校每年都要为即将毕业的学生组织这样的活动,当然有资格参加这样活动的,都是些有点知名的人士,包括校领导、各系主任、学科带头人,校团委、以及参加活动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那年则是足球赛打进8强的8支队伍的教练和领队,当然让方维仁记忆犹新的,则是文史系的领队洛明。
洛明和方维仁一样,都是校刊《象牙宝塔》编辑部里的人,两人的形象有点区别。洛明一副金边眼镜,方正脸,1。8米的身材,不时透露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方维仁呢,则是长着一副女孩子样的脸型,皮肤白皙,一副书生模样。本来,编辑部执行主编这个人选,应该是文科专业的洛明比较合适,那怎么又偏偏冒出一个搞工科的方维仁呢?
表面上看,两人都是能说会写的人,号称校园的两大才子。可是两人的性格又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洛明外向,会交际,但有时又大大咧咧,说出一些让领导和同学都很不高兴的事。有一次,是大二的时候吧,那年学校欢送大四学生,举行的是全校的篮球联赛,于是当团委书记的主编就有一篇题为《西大举办篮球运动会,欢歌五湖学子归》的报道,这篇报道一交排版印刷后,洛明在一次编辑部的会议上,就以“篮球运动会”这个说法错误为由,大骂《象牙宝塔》着学不严谨,并为此小题大做,说《象牙宝塔》总体上不如其它校刊,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错误。要不是方维仁的巧妙圆场,主编就差点下不了台了。原来,那篇报道是方维仁编辑的,作为《象牙宝塔》的执行主编,他也知道了“篮球运动会”这个提法有问题,至少也是值得商榷的。但那个年月,那个提法简直是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是习以为常了,于是轮到方维仁说话的时候,他也顾不得平时一贯温文尔雅的形象了。他说,主编这种“运动会”的提法,是和“学子归”相呼应的,是没有错误的,即使有错误,也是“最美丽的错误之一”。他用的“最……之一”,这又是一个错误,他这一招就叫“以错解错”,刚一出口,就引起全堂大笑。
这一阵大笑,并没有人站出来指出他的错误,惟独感觉特别尴尬的是洛明,好像这一阵大笑不是在笑方维仁,而是在取笑洛明。那一次编辑部的会议,就在那一阵大笑中结束了。
经过这次事件后,他和洛明都变得沉默寡言了,二人都害怕说错话或做错事而让人笑话。他更是感觉到平时爱和自己打招呼的洛明和自己见面时有种异样了。有时,洛明看见自己走过去,也要借故绕道,有时实在无法回避了,对方也只得勉强和自己打招呼,甚至是勉强挤出点笑容。
也怪不得,那场小组赛,他刚一上场,就招来洛明那一脚飞铲,要不是方维仁灵巧地躲过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还有,水电系队夺冠后那场庆功宴,自己本来不喝酒的,但都经不住在场人员的轮番敬酒,特别是洛明那最后一敬,他更是无法抵挡了,“方兄,洛某人敬你的一杯,无论如何也得领情吧,要是以后进了足球俱乐部成了明星,别忘了我洛某人这一祝愿吧。”“是啊,要不是他这神来之笔,水电系队的夺冠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呀”,“是啊,方兄,就是马拉多纳、贝利复出,你也可以和他们蓖美了”,夺冠后的喜悦,还有队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劝酒,那一晚,他就只有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大醉了。
方维仁一直有早起的习惯,平时,都是在天一亮就起床,起床洗漱完毕,先是晨跑,然后在学校的健身设施上活动,再打打篮球,这一习惯风雨不改,不论是周一到周六,还是在大家都要轻松一下的星期天。庆功宴上的那一醉,他在西大的习惯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