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牌子上是大汉第一次科考的公示,密密麻麻的写着三百个名字,而围观的人,大部分都是此次参加科考的人。
他们不断的在上面搜寻自己的名字。
看到名字的人,他们是兴奋的。
没有看到名字的人,则是有些失落,因为没有上这个名单,也就是说,这一次科考,他们算是失败了。
朝廷以后还会举办科考吗?
对于一些家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来说,这场科考,算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时候。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能在朝廷为官,要么你是世家大族,要么你家在朝廷有人,否则,即使你才高八斗,也只能是在家待着。
当然,最主要的是,虽然大汉此前施行的是察举制,但是每个郡每年可以举荐的人是有名额限制的,即便是世家大族,除非是嫡子们,一到成年就能被举荐到朝廷为官。
若是一些在家族中地位不高,或者是小妾们生的孩子,想要出相入士,很多时候还得碰运气。
科考就不同了,人人平等,因为朝廷公文白纸黑字写着,只要愿意为朝廷效力,都可以报名考试,即便是普通平民都可以。
“公子!公子!”
小丫鬟指着公示上的名字,激动的道:“公子您中了,嘻嘻!”
小丫鬟很激动,虽然她知道,凭借他家公子的才学,通过第一轮的考核,还是很容易的。
只是蒋显却显得很淡定,倒是让旁边的一些没有考中的人,有些羡慕起来。
“兄台!汝可是蒋长史的公子?”一个年近三十的人,向蒋显拱了拱手问道。
谷憷
“在下蒋显!”蒋显礼貌的回礼。
“在下曾书!”那人也是回礼。
听得曾书说话,小丫鬟快速扫描公示栏,很快就在公示栏中看到了曾书两个字,嘻嘻笑道:“您也中了。”
曾书如蒋显一般淡定,只是对于这个小丫鬟有些不解,蒋显回身说道:“绿意,不得无礼。”
‘无...无礼?’绿意愣了下,赶忙闭上了嘴巴。
这可是街头,不是家里,在家里可以跟公子随便说,但是在外人面前,这可就有些没礼貌了。
“曾兄请多包涵!”蒋显又向曾书拱了拱手。
曾书笑着摆手道:“无妨事!”
就在曾书与蒋显俩人对话间,周围不断投来赞许,还有羡慕的目光。
“唉,好羡慕啊!”
“是啊!”
“原本以为这次可以考中,却不想第一轮就没有过;”一个年轻人叹息一声,抱怨道:“看来我等注定与官场无缘。”
以往朝廷从未举行过这种考核,这一次没有考中,以后还有机会吗?
“诸位何故如此丧气?”
曾书随口问了一句,却让周围的人,立时闭上了嘴巴,但是脸上却写满了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自然不用丧气,因为你已经通过了第一轮考核。
“诸位!”曾书说着,又向周围拱手道:“只要我等想要为朝廷效力,自然是有各种各样的机会。”
“曾兄所言极是!”蒋显也是附和道:“一次未考中而已,大不了明年再考就行。”
“明年?”
“呵呵!”一人叹息道:“明年朝廷还会举办科考吗?”
“对啊!”
“唉!”
看着一帮人垂头丧气的样子,蒋显却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却对周围看了一眼,问道:“诸位,可听闻过武举?”
“武举?”又一人先是楞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大汉已经举办了四届武举考试,而且朝廷已经做出了规定,每三年就会举行一次武举考试。”
等到那人话音刚落,曾书笑着道:“那不就得了,我大汉能够长期举行武举,武举也是科考的一种,只是武举是武考;”说着他顿了顿,然后看了一眼周围的人,说道:“我们现在参加的只不过是文考而已。”
“以后还会举行文考?”
“当然!”曾书肯定的道:“陛下突然开科取士,定然是为了给我等读书人,一个给朝廷效力的机会。”
“此话当真?”有一人有些激动的样子问道。
“这是自然!”曾书点头道:“我大汉现在疆域辽阔,全国各地需要大量的官员,而这些官员,自然就会通过这种方式选拔。”
“为什么?”那人反问道:“以往朝廷选拔官员,都是各地通过察举举荐,以后为何就不会呢?”
“哈哈哈!”曾书笑道:“陛下既然开了这个先河,怎会只举办一次?”说着他故意顿了顿,然后问道:“诸位可曾听过陛下出尔反尔的事情?”
所有人,几乎同时摇头。
若是说陛下刚登基时,他还很年轻,朝廷的很多事情,基本都是由丞相做主,可是随着大汉将国都迁至长安之后,天子逐渐掌控朝政,每一次做出的决定,都成了长久的国策,最多也只是不断完善。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未听到皇帝朝令夕改的先例。
“说得好!”突然一位三十多人的男人,朗声说道:“这位兄台所言在理,大汉需要发展,这科考的制度,肯定会延续下去的。”
这人原本只是在外围观望,可是这突然一嗓子,惊得所有人都回过神来,特别是蒋显,他急忙一拱手:“陛...”
没错,这人就是大汉天子刘禅,今日是朝廷张榜的日子,刘禅故意混到街头,想看看考生们都是什么反应,比如对于朝廷举办科考的想法。
刚刚听了好一会儿,他很满意。
这些人,好像很在意科考。
这是好事情。
只是,蒋显才刚说一个“陛”字,刘禅就瞪了他一眼,然后抢话说道:“毕竟科考制度,比起察举制度,更加的公平。”
“察举制,选材范围太小,基本都是相熟之人互相举荐。”
“但是,我大汉疆域如此辽阔,如何能保证让所有有才之人,都能有机会为朝廷效力,而不是被埋没?”
刘禅话音刚落,有一人却摇了摇头,道:“这位先生,察举制是我大汉数百年的选拔官员制度,怎可说废就废?”
“况且,在下听闻,陛下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