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艘大船抵达了牛渚山渡口。
这里的码头位置很高,哪怕是乘着大船也需要仰着进攻。
此时傅渊麾下的前锋已经吹响了进攻的号角,由建威将军徐达指挥。
只见徐达指挥船头的士兵用长枪还击着渡口上面的敌人,想要寻找机会冲上去,可奈何地势实在太差,几次强行登陆都被元兵疯狂的杀了回来。
前面说过,他们是整个天下幸福指数最高的一群人,因此他们虽然军纪涣散,可他们心中也清楚,这采石矶粮仓就是他们的根,他们要守护自己的根。
因此他们也都一个个悍不畏死,在元将的指挥下拼死抵挡着下面潮水般敌人的进攻,同时也等待着采石矶本部的人马前来支援。
这里离采石矶本部不远,也就五里左右,狼烟他们早就已经点燃,只要他们再坚持两炷香的时间,他们的援军就会赶来支援。
因此,每一个防守的元军都有着无可披靡的气势,因为他们不是在为腐朽的元朝作战,而是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身后的家人。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徐达组织了好几次冲锋都无法冲上去,只得干瞪着眼着急。
你说他也是倒霉到家了,上一次独立领兵出去支援六合城,结果遇到敌人围点打援,差点就把主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点基业给葬送,最后还是主公亲至,这才勉强解了围,最终大胜而回。
可是这次,他抢着做了先锋,可又被这对他极其不利的地势挡在了下面上不去,你就说他难受不难受?
想到以前和主公一起喝酒闲谈的时候,主公还将自己比作他的万里长城,徐达现在想想都觉得脸红。
他根本就配不上这四个字的夸耀。
又组织了一次冲锋,再一次失败,己方士气已经跌倒谷底,将士们已经不复刚才登陆时的悍勇。
而且船上,水里,已经有着数百具同袍尸体,江面已经被染成了淡淡的红色。
看到这一幕,徐达红着眼,咬着牙让自己身旁的亲兵准备好,等会儿跟他再冲一次。
他作为先锋官,现在只有他站出来作为表率才能力挽狂澜了。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徐达这一次亲自带队冲锋登陆也是很快被元军打了回来,己方再次丢下数十具袍泽尸体。
待在后面主舰上观战的傅渊看到这一幕,脸上并没有任何失望的表情,只是淡淡的冲着一旁候着的常遇春说道:「常遇春,你率敢死队,给本将冲上去,拿下牛渚山!」
常遇春一听终于轮到他了,脸上闪过一丝兴奋,大喝一声,「末将领命!」
看着常遇春坐船靠上徐达的战船,开始组织麾下两百人的敢死队进攻,傅渊不由叹了一口气。
为帅者,切记骄横自满,狂妄自大,他只希望经历过这两次小挫折的徐达今后能够谦逊内敛,切勿贪功失了分寸。
一旦徐达作为主帅失了分寸,那可是需要底下的士兵用生命来证明对错!
常遇春身上并没有穿他一贯穿的铁甲,反而是和身后敢死队一般的纸甲。
纸甲相对于铁甲的优势就是重量较轻,让穿戴者身体更加灵活。
「杀~」
只见常遇春一声低喝,手中拿着一杆两米多长的大枪就一马当先发动了冲锋,身后两百敢死队也是紧随其后。
再之后的队友也在徐达的指挥下朝着上面抛射了一轮箭雨,试图掩护友军冲锋。
只可惜箭雨收效甚微,根本就没有对居高临下的元军造成有效杀伤。
不过这也已经足够,常遇春率领已经不到二百的敢死队冲到了岸边上。
元军也有弓箭手,只是不多,在冲锋的路上便有几个倒霉蛋被元军的箭矢射中,倒在了地上等待战争结束后的友军救援。
当常遇春冲到那元军的枪林下面,直接就往前一戳,居高临下的元军也是利用着地势用力戳他。
知道他是领头的,一时间有着数杆元军长枪朝他戳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常遇春手腕一翻,将自己的大枪反压在那数杆长枪之上。.
同时常遇春也是借着这股力,双脚直接腾空而起,做了一个杠杆动作,在所有元军目瞪口呆的注视下,飞一般就直接绕过元军的枪林,稳稳的落在他们的后方。
看着眼前背对着他的敌人,常遇春脸上露出了残忍的笑容,双眼微微泛着红光,嘴里吐出一个字,「杀!」
随后常遇春长枪接连突刺,直接刺死想要回转身体抵抗他的几名元军,紧接着又是大开大合,将附近的元军全部扫下了他们防守的高地。
一时间,整个元军的防御阵地出现了一大片真空漏洞。
也就是趁着这个机会,下面的敢死队一个个通过这片真空漏洞登上了高地,组织起了一片防御阵地,抵抗着想要来补救的敌人。
可是敢死队在常遇春的带领下,根本就悍不畏死,反而是将这支前来求援的元军杀散。
眼看着敌人登陆的军队越来越多,防守的元兵终于胆寒了。
一个个像是没了思想的牛羊,开始大规模溃散,漫山遍野的跑着,逃着。
徐达见元军溃败,赶忙让手下将士登陆。
伴随着一千人登陆,两千人登陆,五千人登陆,傅渊军队已经完全占领了牛渚山渡口。
接下来也没有过多逗留,徐达和常遇春直接率领率先登陆的五千人直奔采石矶渡口,他们还有一个同僚替他们吸引火力呢。
当徐达和常遇春赶到采石矶渡口时,元军守将还正指挥着军队和胡大海麾下的五千儿郎杀得难舍难分。
徐达也不犹豫,直接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元军守将本来还想着等水师一到,双方内外夹击歼灭这股不知死活的敌人。
可是谁知自己的水师没等到,结果等来了另外一股敌人,一瞬间攻防互换,他成了被两面夹击的那一个。
结果不言而喻,在徐达和胡大海的两面夹击之下,这八千元军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很快放下手中兵器,高喊着投降。
而元军守将,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