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在三国建座城 > 我在三国建座城最新目录

第232章 并州牧,右将军,汾阳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中握着朝廷大义,又有高官厚禄。

天下又有几个关羽关云长呢。

童罗自然也是带着丁原麾下的并州兵一并的投到了董卓的麾下。

至此,董卓在洛阳城中的兵峰更盛。

汉中平六年,九月,董卓又胁迫何太后和朝臣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是为献帝。

至此,天下大乱。

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就任的骑都尉鲍信。

带兵回到家乡泰山,征召了士兵两万人,骑兵七百人,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就有五千多辆。

袁绍被董卓任命为勃海太守,封乡侯。袁绍便拿勃海作为根据地,起兵将要攻讨董卓。

董卓入洛阳后,为拉拢袁术,乃表袁术为后将军。

袁术不肯依附,惧祸逃往南阳郡,屯兵鲁阳城。

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给各州、郡的文书。

陈述董卓的种种罪恶,号召盼望各地兴起义兵,解除国家的大难。

冀州牧韩馥起兵响应袁绍,支持袁绍起兵讨董。

曹操也从洛阳城中逃到陈留老家,利用在陈留的家财和陈留人卫兹的资助。

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准备起兵讨伐董卓。

长沙孙坚,也是暗自感叹当年张温听了自己的话在军中斩了那董卓,应该就没有这后来的事情了,遂也起兵北上讨董。

一时间,天下震动。

当各地起兵的消息传到苏木的手中时。

苏木也是召集了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齐聚于雁门郡郡治阴馆城中。

此时已是公元189年年末,苏木治下又积攒了一年的粮食。

按理说此时的粮食支撑不了苏木大规模的用兵。

但是小规模的在并州境内平叛和出一支偏军去讨董还是可以的。

待到娄圭、王莹、张辽、吕布、高顺等文臣武将都到了苏木府衙内。

苏木也是朝着众人抛出了这个议题,那就是要出兵讨董还是要趁机占据整个并州。

众人此时都已是坐到了府衙内的正堂中。

苏木居中而坐,其余人以文武身份分坐两边。

苏木看着自己治下的文武官员此时也是一脸凝重的出声说道。

“诸位想必都知道了中原朝中发生的事情,此时天下各地纷纷起兵讨董,大家也议一议吧,看看咱们是跟随大家出兵讨董,还是趁机出兵一举占据并州……”

此时苏木堂中所坐的基本都是并州本地人。

苏木能带着他们占据整个并州显然更符合本地人的利益。

而且此时中原朝廷内乱,其实是乱不到他们并州的。

并州只要安安稳稳的防备好鲜卑人以及胡人的南下入侵。

自然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吸引人口发展一番。

众人想到这里,也是将目光望向了坐在武将那列的张辽。

那张辽相比于高顺和吕布二人自然是要更得苏木治下的世家们信赖的。

因为高顺是流民出身跟着苏木的老人,心中惦记着的肯定全是苏木的利益。

而吕布则是偏远郡县五原郡人,与此时人口大郡雁门郡本地的世家们没有什么太深厚的交情。

而张辽则不同,张辽是雁门郡马邑城张氏的嫡子。

还与晋阳王氏有联姻的关系。

隐隐约约中自然成为了苏木治下各个世家在军中的代言人。

此时众人将目光都放在了张辽的身上。

可那张辽又不是傻子,他自然不会为了这些世家大族出头误了自己的前程。

他也算是跟着苏木的老人了,自然知道苏木对待各个世家大族的态度。

此时他见众人望了过来,也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面假装沉思着。

厅内的本地人见张辽不露声色。

也是将目光望向了文官那边的郡长史王元。

那王元是晋阳王氏出身,又与苏木在早年间有些交情

所以此时也算是晋阳王氏留在雁门郡的代言人了吧。

他可没有张辽那种谁都不在乎的底气。

那张辽麾下有苏木治下的两千士卒,自然是不会再看本地世家的脸色。

可是这王元作为文官却是要经常与各大世家豪族打交道的。

此时他也是轻咳了一声,先出言试探道。

“此事在某看来,很好选择……”

“哦?王长史有何良言教我?”

苏木见王元愿意先出声发表意见。

此时也是很感兴趣的望向了王元。

“指教不敢当,不过是远近之说,讨董远,平叛近……”

王元此时一边说着话一边在脑中组织着语言。

“此时郡内各处库房中都缺粮少衣,不便远赴中原作战,不是不愿也,实为不能也……”

王元说的话也是说到了本地世家官员的心坎上。

若是苏木真要劳师动众的想要参加诸侯会盟讨董。

到时候征发的粮食布匹等军事物资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且这些物资在讨董时消耗就是消耗了。

根本找不到什么机会补充。

即便是有机会,偏远州郡的一郡太守又如何能争得过中原的世家大族呢。

苏木治下这些好东西此时都是并州本地世家与苏木分润利润。

若是引来了中原的世家大族,难免要分润这些本地世家的利润。

这也是他们不愿意苏木出头的原因。

至于未来,除了苏木没有那个并州本地人得了失心疯想要争夺天下。

选择留在并州占据整个并州不同。

只要苏木占据了整个并州。

平了南匈奴的叛乱再占据并州所有的人口。

那么苏木与本地世家们合办的工厂牧场等各种产业都能在利润上再翻上一番。

何必辛辛苦苦的远去中原腹地作战消耗呢。

至于什么为了皇帝卖命的心思,从来都不曾在这些偏远州郡的世家心中想起过。

中原的世家心中都全是利益,更何况这并州远离洛阳的边塞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