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见殿下少年时 > 我见殿下少年时最新目录

(重生) 第113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李弗襄念着信上的小字给她听:“当年,惠夫人进宫时的身世记载——张芫荽,鸿胪寺卿张柏之长女,其兄张越恭……”

念到这。

高悦行:“张越恭!”

李弗襄:“张越恭,提刑按察使司正史。”

当朝正三品大官,竟然是惠太妃的兄长。

高悦行又惊又叹,惠太妃藏的深啊。

已经查到这儿了,不必等李弗襄吩咐,锦衣卫自然停不下自己顺藤摸瓜的手。

有线索证明,周太医被虏走的亲眷,与这位提刑按察使司正史脱不开干系。

但是查案需要时间。

李弗襄在出宫前,没能等到结果。皇帝的仪仗便动身前往萧山行宫了。

沿途的树上已经尽剩下光秃秃的枝桠。

落叶堆在沿路两旁,一时之间收拾不净。

高悦行撩起车上的竹帘,望着外面,道:“冬天要到了。”

李兰瑶与她共乘同一辆车,闻言,问:“你喜欢冬天吗?”

高悦行想了想,答:“一年四季我都喜欢。”

只是更期待冬天一些。

因为那是李弗襄降生的时令。

高悦行从回京那天起,就日日盼着腊月初一的灯会,今年想与世人一同庆贺他的生辰。

李弗襄纵马先一步赶到了萧山。

萧山行宫近年新扩建了一处温泉,皇帝将其赐给了李弗襄,供他专享,在萧山行宫的后山,既不闹腾,也不是过分的偏僻,禁卫把守森严,安全亦无虞。

正好快入冬了,皇上在动身前几日便做了准备,将药奴配好的药,灌入温泉池中,浸泡两天两夜,以激发最好的药性。

李弗襄就是来泡药浴的。

皇上最怕他每年冬天那一场来势汹汹的大病,有时保养不当还会连带着喘疾一起发病,令人提心吊胆。

漫山遍野铺着厚厚的落叶,马蹄踏上去的动静都格外寂静。

李弗襄将衣服脱在了岸边石头上,把自己泡了进去。

于是,当皇帝和诸位臣子携带家眷抵达行宫,安顿住处时,谁也没见到李弗襄。

贤妃还纳闷了一阵子。

高悦行到了自己的房间,安静地坐在妆镜前,重新梳理头发。

镜中可以看到傅芸在一刻不停的忙前忙后,高悦行便自己找了钗子,绾了一个坠云髻。

傅芸好不容易忙完,转头一看,啊哟一声笑了,道:“我的姑娘啊,您这是跟谁学的……您还没及笄呢,梳这样的头发不合适。”

高悦行道:“管它合不合适的,一会儿就拆了。”她在自己的唇上点了一层胭脂,掉头对着傅芸,说:“傅姐姐,我好看吗?”

高悦行今天自己贴的妆面,明艳的色彩将她本就出色的资质完全衬了出来。

傅芸觉得一声好看都单薄了。

待高悦行再长几年,还不知是怎样的绝色呢。

傅芸笑着端详她,说:“咱们高姑娘啊,将来一定是富贵无双。”

高悦行瞧着自己那张脸,心想,还是稚嫩了些。

年龄这回事,没办法的,

高悦行一根一根的拿下钗子,将头发抓散了,再任由傅芸上前接过梳子,轻柔的给她绾了发。

再擦掉妆面。

镜中人一下子从富贵牡丹变成了春睡‎​­海‎‌​棠‌。

又是一个素静俏皮的小女孩儿。

傅芸忽然提到了一件事情,道:“前些日子,偶然听公主和贤妃提及你的及笄礼,听说高夫人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提及母亲。

高悦行惊觉自己有段日子没见着家人了,离家之前虽然父母之间闹了些不愉快,但是母亲依然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她。

高悦行道:“家信里,母亲和姐姐都未对我提起过这件事,你打听到母亲是什么意思?”

傅芸道:“似乎是请了柳太傅的夫人。”

排面不小。

高景是读书人。

天下读书人没有不敬重柳太傅的,当年柳太傅刚致仕归田,曾在乡下设坛讲学,等到消息的读书人,甚至有不远千里奔去,只为听柳太傅的一席教诲。

高景为女儿的打算不可违不费心。

像这样的喜事,皇帝那儿当然也瞒不住,萧山行宫,皇帝正好闲着,与几位倚重的臣子喝茶闲聊,提到了高景家的长女即将出嫁,皇帝当时便出言赞许高景,说他教女有方,两个女儿都是名门毓秀。

众卿皆知,高氏此女已经被圣旨定下给襄王当正妃,席上有人为了讨皇帝欢心,说道:“高氏女是陛下亲选的儿媳妇,怎么可能差了去,放眼全京城,论才貌,论家世,没几个能比的过吧。”

高景不在场,他们谈及高悦行便少了许多忌讳。

皇帝哈哈笑道:“高氏次女,蕙质兰心,别说是许个王妃,依朕看哪,皇后也是当得起的。”

……

一片死寂。

满席朝臣在此刻不约而同皆停下了动作,心里惊疑不定地互相对望。

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故意挑起这个话题。

要么是自己想立后了。

要么是在暗示些别的东西。

皇帝已经年过四十,高悦行如今还尚未及笄。更何况,高悦行已经许给襄王做王妃了,皇帝没那么荒唐,朝臣更是没往那方面想。

如此一思量,那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

高悦行是襄王未来的媳妇,皇上许她当皇后,那襄王又是什么?!

消息飞一般的传遍了萧山行宫的每一个角落,几家欢喜几家忧虑,更有五味杂陈喜忧参半在其中。

最欢喜的当属李兰瑶,她是发自真心地替李弗襄和高悦行开心,滔天的权势有什么不好,生在帝王家里,与其做一个任人碾压的人臣,不如站上最高处,一统群雄。

贤妃当然也欢喜。

她是李弗襄名义上的母亲,李弗襄将来继承正统,若想奉养一个活着的太后,只能是她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